细菌纤维素纳米环境友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以细菌纤维素为增强体,天然高分子材料淀粉和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分别利用醛类交联剂引发共混方法和RTM方法制备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吸湿性能、降解性能以及细菌纤维素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ST/BC复合材料中基体与增强纤维形成了互穿网络结构;通过对细菌纤维素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在UPR/BC复合材料的界面处形成了化学键结合,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面改性处理使UPR/BC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剪切强度以及杨氏模量分别提高了117.7%、38.4%、38.7%和27.6%。随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ST/B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断裂延伸率下降;当纤维体积分数为20%时,UPR/B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最高,达到152.9MPa。
在75%相对湿度下,ST/BC复合材料的吸湿过程不符合Fick定律,复合材料的吸湿速率及吸湿量低于淀粉基体,并随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继续降低;UPR/BC复合材料的吸湿过程符合Fick定律的描述,纤维的表面偶联处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吸湿速率和平衡吸湿量,但随着UPR/BC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增加,材料的吸湿速率及吸湿量增加。
采用土壤填埋降解与酶降解的方法考察了ST/BC复合材料的降解性,结果证实,土埋30d后,基体材料与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均接近30%;酶降解36h后复合材料降解率可达25%。对UPR/BC复合材料进行了UV光照降解实验以及XPS测试,结果证实,复合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氧化降解,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复合材料发生一定程度的光降解。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B332
|
|
|
|
1 |
肖加余,曾竟成,张长安,梁重云,王春齐,张纯禹,张小静,陈湘生,娄斌武;苎麻落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1年02期 |
2 |
周颖;胡国;王华印;;紫外线辐射对聚酯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纺织学报;2006年08期 |
3 |
邹君,凌秀琴;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J];广西化纤通讯;2002年02期 |
4 |
范丽霞,王锡彬,杨先会;细菌纤维素生物理化特性及其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5 |
钱世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市场前景[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02期 |
6 |
赵黔榕,刘应隆,毕韵梅;Starch/PVA降解塑料的X-ray分析与力学性能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7 |
刘泽昆;用天然材料制作汽车部件[J];汽车维修;2005年10期 |
8 |
吴良义,陈红;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工业现状和应用市场[J];热固性树脂;2004年03期 |
9 |
彭少贤;池彩云;孙义明;邹小明;;淀粉-聚乙烯醇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进展[J];上海塑料;2006年01期 |
10 |
董丽娟,雷武,夏明珠,王风云;聚乙烯醇的生物降解[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07期 |
|
|
|
|
|
1 |
沈雪明,王颖一;SMC DMC模塑制品开裂及消除[J];工程塑料应用;1995年01期 |
2 |
郑学森;浅述BMC注射成型技术[J];工程塑料应用;1997年03期 |
3 |
顾滨,郑绍敏,董秀丽,王颖;新型点火电器用DMC的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1999年04期 |
4 |
伦宁,吴春芝,孙建生;高分子材料在化工防腐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1999年09期 |
5 |
孔毅;SMC和DMC模塑料成型加工及制品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00年03期 |
6 |
张长安,张一甫,曾竟成,刘钧,王春齐,杜刚,肖加余,张小静,陈湘生,娄斌武;苎麻落麻无纺毡复合材料的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03期 |
7 |
张玉军,巩桂芬,陶鑫,金镇镐,周浩然;不饱和聚酯片状模塑料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5期 |
8 |
刘明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模具的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2005年05期 |
9 |
王百军;刘龙飞;;UP/Al_2O_3复合微粒磨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04期 |
10 |
雷文;杨涛;;不饱和聚酯树脂/大麻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8年04期 |
|
|
|
|
|
1 |
肖加余,曾竟成,张长安,梁重云,王春齐,张纯禹,张小静,陈湘生,娄斌武;苎麻落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1年02期 |
2 |
张长安,张一甫,曾竟成,刘钧,王春齐,杜刚,肖加余,张小静,陈湘生,娄斌武;苎麻落麻无纺毡复合材料的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03期 |
3 |
雷文;杨涛;;不饱和聚酯树脂/大麻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8年04期 |
4 |
王鹏飞,王俊勃,万振江,王惠民,孙永奇,郑水蓉,孙曼灵;苎麻布增强UP复合材料的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0年02期 |
5 |
曾竟成,肖加余,梁重云,张长安,张纯禹;黄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工艺与性能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1年02期 |
6 |
于涛;李岩;任杰;;阻燃级黄麻短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9年S2期 |
7 |
黄远;万怡灶;扈立;何芳;王玉林;;天然细菌纤维素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6期 |
8 |
郑融,洗杏娟,叶颖薇,洗定国;黄麻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及其性能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1995年01期 |
9 |
唐建国,胡克鳌;天然植物纤维的改性与树脂基复合材料[J];高分子通报;1998年02期 |
10 |
牟秋红,韦春,欧锦秀,卢炽华,钟锦彪,杨小王;不饱和聚酯/剑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耐磨性能[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
|
|
|
|
1 |
王会才,崔永岩;聚乙烯醇/淀粉共混体系的热塑性加工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2期 |
2 |
赵鸿汉;;2003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量突破70万[J];玻璃钢;2004年01期 |
3 |
王鹏飞,王俊勃,万振江,王惠民,孙永奇,郑水蓉,孙曼灵;苎麻布增强UP复合材料的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0年02期 |
4 |
肖加余,曾竟成,王春奇,梁重云,陈一民,张小静,娄斌武;高性能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研究与开发现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0年02期 |
5 |
曾竟成,肖加余,梁重云,张长安,张纯禹;黄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工艺与性能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1年02期 |
6 |
杨桂成,曾汉民,李家驹;剑麻纤维增强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工艺与性能的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5年06期 |
7 |
赵华,徐丽芳;全生物降解塑料片材制备研究[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8 |
邱威扬,邱贤华,喻继文,吴素果;PVA/Starch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和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1995年05期 |
9 |
林少宁;方柏容;;F8633菌降解聚乙烯醇特性的研究[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10 |
谢苏江,蔡仁良;麻纤维增强软木橡胶非石棉密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1998年04期 |
|
|
|
|
|
1 |
马霞,王瑞明,关凤梅,贾士儒;糖源对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影响[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2年03期 |
2 |
修慧娟,王志杰,李金宝;细菌纤维素纤维对纸张性能的影响[J];中国造纸;2005年03期 |
3 |
马霞,贾士儒,关凤梅,王瑞明;有机酸对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的影响规律[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3年01期 |
4 |
马霞,王瑞明,关凤梅,贾士儒;非碳水化合物对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影响规律的初探[J];中国酿造;2003年04期 |
5 |
齐香君,苟金霞,辛俊亮,邸雅楠;细菌纤维素合成菌株发酵条件的考察[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年07期 |
6 |
修慧娟,王志杰,李金宝;细菌纤维素对麦草浆的增强实验[J];中华纸业;2004年09期 |
7 |
马霞,王瑞明,关凤梅,贾士儒;木醋杆菌M_(12)静态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条件确定[J];食品科技;2005年01期 |
8 |
马霞,察可文,王瑞明,贾士儒;细菌纤维素静态发酵生产的动力学模型的确定[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9 |
卞玉荣,余晓斌,全文海;细菌纤维素的性质与结构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1年01期 |
10 |
邵伟,唐明,黎姝华,李爱华;低糖细菌纤维素冰淇淋[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