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碱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基础研究
【摘要】: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安全、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其对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常见的均相碱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酯交换反应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催化剂对原料的品质要求苛刻,对设备的腐蚀比较严重,催化剂不易从产物中分离,分离时会排放大量废水而对环境造成污染。考虑到固体碱催化剂的环境友好性,并能够解决均相催化剂的以上缺陷,对高活性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实验及理论研究非常有意义。
本文对用于菜籽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两种固体碱催化剂做了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热力学计算和动力学研究。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KOH/γ-Al_2O_3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KOH浸渍量35wt%、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6 h的优化条件下制备的KOH/γ-Al_2O_3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当醇油比为15:1、催化剂加入量2.5 wt%、反应温度65℃、搅拌速率270 rpm,反应时间6 h时,生物柴油收率达到84.20%。通过Hammett指示剂法、CO2-TPD、XRD、SEM、BET、IR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γ-Al_2O_3负载KOH并煅烧后,KOH/γ-Al_2O_3催化剂的表面富集了Al-O-K基团,催化剂的碱强度和总碱量增大。此外,相对于KOH,该催化剂活性受游离脂肪酸与水分的影响较小。
采用先浸渍后高温反应的方法制备了K/KOH/γ-Al_2O_3催化剂,并首次用于菜籽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中。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酯交换反应条件分别得到了优化。结果表明,在KOH和K的加入量分别为20 wt%和7.5 wt%,反应温度分别为360℃和240℃,反应时间分别为2 h和1 h的条件下制备的K/KOH/γ-Al_2O_3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在醇油比9:1,催化剂用量4 wt%,反应温度60℃,搅拌速率270 rpm,反应时间1 h时,K/KOH/γ-Al_2O_3催化酯交换反应的生物柴油收率达到84.52%。表征结果表明,在KOH/γ-Al_2O_3上继续负载金属钾时,不但增加了催化剂表面Al-O-K基团的量,同时形成色心Fs(+),使催化剂表面O1s的电子结合能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具有更强的供电子能力。反应一次后催化剂表面K元素的浸出量为4.2%,二次使用时生物柴油收率为75.61%,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对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之间的三步连续酯交换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30 ~ 65℃范围内,每步酯交换反应的反应焓均接近于零,平衡常数接近于1,每步反应均接近于热力学平衡,反应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 o均大于零;主要组分甲醇的活度系数接近于1。
以K/KOH/γ-Al_2O_3作催化剂,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对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的反应体系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建立了以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估计得到的参数值,计算出了各步可逆反应的活化能、积分吸附热和指前因子的值。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60℃时酯交换反应的生物柴油收率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剩余标准差s为0.0196,表明模型可靠。该理论研究结果能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重要的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E667
|
|
|
|
1 |
黄忠水,纪威,李淑艳,何义团,鄂卓茂;国外生物柴油的应用[J];节能与环保;2003年01期 |
2 |
崔士贞,刘纯山;固体碱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的研究[J];工业催化;2005年07期 |
3 |
李玉芹;曾虹燕;;碳酸根型镁铝复合氢氧化物的合成和表征及其催化性能[J];工业催化;2005年12期 |
4 |
梁斌;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J];化工进展;2005年06期 |
5 |
李为民,郑晓林,徐春明,徐鸽,邬国英;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及其性能[J];化工学报;2005年04期 |
6 |
孟鑫,辛忠;KF/CaO催化剂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J];石油化工;2005年03期 |
7 |
蔺建民;张永光;杨国勋;李率;;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国家标准的编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7年03期 |
8 |
蔡志强,邬国英,林西平,朱诚,刘莉莉;固定化脂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4年08期 |
9 |
王广欣,颜姝丽,周重文,梁斌;用于生物柴油的钙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活性评价[J];中国油脂;2005年10期 |
|
|
|
|
|
1 |
刘寿长,关新新,韩家显;脂肪酸酯的均相催化制备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1999年05期 |
2 |
刘少友,甄卫军,闵犁园,李振江;红花油脂肪酸单甘酯的合成及其宏观动力学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4年04期 |
3 |
俞卫华,倪哲明,王力耕,王海滨,周春晖,葛忠华;镁铝铜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
4 |
陈天祥,吴邦信;菜籽油芥酸提取甲酯化工艺研究[J];贵州化工;1996年04期 |
5 |
崔作民;陈翠红;;C_(10~20)合成脂肪酸甲酯的研制[J];河北化工;1993年04期 |
6 |
杨飘萍,吴通好;水滑石的结构性质、合成及催化应用[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5年01期 |
7 |
邬国英,巫淼鑫,林西平,张有春,刘勇;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8 |
张怀俊;利用油皂脚生产脂肪酸甲酯新工艺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1995年06期 |
9 |
吕亮,吾国强,段雪,李峰,杜以波;水滑石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2001年01期 |
10 |
常雁红,杨彩虹,李文彬,白亮,韩怡卓,王心葵;固体碱用于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性能[J];精细石油化工;200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