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铜基体上原位合成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

康建立  
【摘要】: 以碳纳米管(CNTs)为首的碳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特性自发现以来就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CNTs和碳纳米纤维(CNFs)被认为是发展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要发挥CNFs的优异性能,关键是获得结构完好的CNFs在金属基体中均匀分散且与基体之间界面结合良好,而传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难以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寻求新的制备技术以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是发展高性能CNFs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关键。 本文首次采用原位合成和化学共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CNFs(Ni/Y)/Cu复合材料。即首先在Cu基体上获得均匀分布的活性催化剂粒子,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原位合成分布均匀、含量可控的CNFs,然后将此原位复合粉末与铜离子一起共沉积,得到CNFs分布均匀且大部分进入Cu颗粒内部的CNF-Cu复合粉末,最后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复合材料。 采用沉积-沉淀工艺在Cu粉基体上成功研制了系列新型Ni/Y和Ni/Ce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制备和CVD合成工艺参数对产物产量、结构和形貌的影响,探讨了催化剂的催化本质和不同结构碳产物的生长机制。研究表明,Y和Ce能够稳定催化剂结构,保持催化剂活性;Y含量越高,催化剂越稳定;当WNi:WY=2:1,Ni(NO3)2·6H2O浓度为0.05mol/L,NaOH浓度为0.23mol/L,煅烧温度为250℃和400℃各2h,还原温度为450℃时,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掺杂进Ni中的Y开始偏聚析出,并导致不同结构碳产物的生成:在较低温度下,催化剂结构稳定,CNFs和CNTs以顶端生长机制合成,随着温度升高,碳原子开始在催化剂中以体扩散为主,掺杂进催化剂中的Y开始偏聚析出,催化剂失去稳定性,当Y偏聚析出前,催化剂中的碳达到过饱和,碳层析出,形成碳包覆Ni或空心碳洋葱,这种碳洋葱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金属填充CNTs。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球-管生长机制,当Y偏聚析出时,催化剂中的碳未达到过饱和时,基体铜开始向催化剂中扩散形成合金,当催化剂中的碳达到过饱和后,碳层析出形成碳包覆Cu-Ni合金的碳洋葱。析出的Y2O3团聚于碳洋葱或CNFs的表面。 采用化学共沉积将原位合成的CNFs和铜再次混合后,CNFs在基体中分布均匀,且大部分CNFs进入Cu颗粒内。将制得的复合粉末采用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CNFs(Ni/Y)/Cu复合材料。研究了CNFs纯度和粉末冶金工艺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同时研究了CNFs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CNFs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屈服强度,降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CTE);当加入经800℃热处理纯化的3.4wt.% CNFs时,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是纯铜的2倍和3.6倍,即使CNFs含量达到5.7wt.%时,复合材料中的CNFs未发现明显团聚,复合材料的屈服强为448MPa,是纯铜的2.8倍,CTE(30-200℃)为10.1*10-6/℃,是纯铜的57.7%。复合材料强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CNFs与基体之间强的界面结合强度使载荷在基体和增强体之间实现了有效的载荷传递。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敏炜,彭年才,李凤仪;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2年04期
2 杨勇,胡征,陈懿;分叉碳纳米管的催化生长[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7期
3 戴杰华,王健农,丁冬雁,曹宗良;定向碳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法[J];化工新型材料;2003年02期
4 魏宽;谢明;杨有才;李再久;张吉明;陈永泰;陈松;朱刚;李爱坤;王松;王塞北;胡洁琼;刘满门;杨云峰;杨唯一;;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性能及产业化应用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15年S1期
5 吕德义,郑遗凡,徐丽萍,徐铸德,葛忠华;催化剂活性组分及温度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的影响[J];化学通报;2003年07期
6 陈海英;;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J];硅谷;2013年13期
7 林青;贺琪;;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有序阵列[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03期
8 姜靖雯,彭峰;碳纳米管的性质和制备方法[J];广州化工;2003年02期
9 祝巍;赵宗彬;邱介山;;铁填充碳纳米管的原位合成[J];新型炭材料;2009年02期
10 Wei-Ming Yeoh;Kim-Yang Lee;Siang-Piao Chai;Keat-Teong Lee;Abdul Rahman Mohamed;;Co-Mo/MgO催化剂上甲烷化学气相沉积制备高纯度多壁碳纳米管(英文)[J];新型炭材料;2009年02期
11 许玮;胡锐;李金山;傅恒志;;电流对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载流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10期
12 赵炜康;朱学宏;夏莉红;张福勤;;粉末法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J];矿冶工程;2018年03期
13 陈磊山;王存景;苗郁;陈改荣;;化学气相沉积法低温合成螺旋碳纳米管[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11期
14 李刚;卢黎明;;催化剂薄膜厚度对定向碳纳米管生长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年02期
15 乔吉超;;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短直碳纳米管[J];稀有金属快报;2008年12期
16 华丽;李凤仪;胡长员;魏任重;;大孔径碳纳米管的制备[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6年02期
17 刁金香;王惠;;化学气相沉积法低温制备氢气和多壁碳纳米管[J];炭素技术;2020年04期
18 刘斌;;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多壁碳纳米管反应器内流场的数值模拟[J];工业加热;2019年04期
19 张永雄;刘洪波;冯才敏;;反应条件对碳纳米管产率的影响[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0 聂海瑜;碳纳米管的制备[J];塑料工业;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颖;赵乃勤;师春生;杜希文;李家俊;李海鹏;;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钛上原位合成碳纳米管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邹小平;;乙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阵列及单根碳纳米管的电学特性[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3 王军凯;李赛赛;宋健波;韩磊;郑扬帆;张海军;;催化剂种类对催化酚醛树脂制备碳纳米管的影响[A];2017·武汉耐火材料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4 鲍桥梁;潘春旭;;火焰法制备一维碳纳米材料的团聚形貌研究[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振宇;;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6 魏任重;李凤仪;;大内径碳纳米管的制备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6)[C];2007年
7 张崇辉;朱长军;常红芳;;多壁碳纳米管拉曼光谱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祁祥;潘春旭;;碳纳米管在高温下的转变及其研究进展[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骆丽杰;童张法;叶滢;陈拥军;;不锈钢箔上催化生长碳纳米管[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10 魏飞;刘唐;罗国华;王垚;;碳纳米管及其批量制备研究进展[A];第二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1 李春华;姚可夫;梁吉;;以镍/碳纳米管催化剂合成特殊形态的纳米碳纤维[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2 于飞;马杰;张弛;仵彦卿;;改性碳纳米管对苯系物和重金属的吸附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3 张莹莹;谢欢欢;张如范;魏飞;;超长碳纳米管的制备与操纵[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0分会:低维碳材料[C];2014年
14 侯鹏翔;;模板法制备中空管腔可控的碳纳米管阵列[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5 万步勇;王万录;廖克俊;韦逢艳;吴子华;王永田;;化学修饰对碳纳米管的气体吸附性质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6 李克训;江波;王东红;周必成;赵亚丽;;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的可控生长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九分会:纳米碳材料[C];2016年
17 易双萍;张海燕;王银海;陈其猛;赵渺;;碳纳米管及正极导电剂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8 王贵欣;赵强;黄艺芬;官鹏;闫康平;;层级结构碳纳米管/孔碳复合物的制备与氧催化还原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9 朱光;邹小平;程进;张红丹;李飞;任鹏飞;王茂发;;乙醇催化燃烧法制备竹节形碳纳米管[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6)[C];2007年
20 陈新;胡征;王喜章;陈懿;杨绍光;都有为;;微波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低温合成定向碳纳米管阵列[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康建立;铜基体上原位合成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D];天津大学;2009年
2 何春年;化学气相沉积法原位合成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D];天津大学;2008年
3 杨旭东;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天津大学;2012年
4 姜淑娟;基于氮、硼掺杂碳纳米管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D];南京大学;2010年
5 计道珺;气凝胶催化剂规模化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海鹏;碳纳米管在铝基体上原位合成及其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D];天津大学;2008年
7 姜卫粉;一种碳纳米管/硅巢状阵列的制备与场发射、湿敏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居艳;碳纳米管负载非晶态镍磷的催化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9 孙亚萍;基于火焰法催化制备碳纳米管及生长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0年
10 徐凯;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石油残渣基碳纳米管及其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11 罗巍;微尺度碳/无机复合材料及氮化物的制备、结构和性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2 王新征;碳纳米管电化学特性及去离子电容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3 刘建伟;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纳米管及其表征[D];吉林大学;2008年
14 陈淑霞;金/镍催化下碳纳米管生长与场发射特性[D];吉林大学;2006年
15 楚合涛;功能性碳纳米管膜及其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16 武桐;高性能碳纳米管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7 罗晓刚;碳纳米管宏观体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18 王江涛;基于场效应催化原理的碳纳米管可控制备研究[D];清华大学;2018年
19 杨明;碳纳米管负载过渡金属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0 王苗;基于碳纳米管阵列的界面接触传热强化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森;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陈佳义;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二氧化锰复合电极中高速电子通道的设计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3 王颖;化学气相沉积原位合成碳纳米管增强钛基复合材料[D];天津大学;2008年
4 赵杉;取向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D];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
5 汪次荣;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D];湖南大学;2015年
6 涂文艳;碳纳米纤维修饰结构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7 刘璐;研磨等方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钯基催化剂[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易明;碳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及其储氢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3年
9 陈江英;单壁碳纳米管的定向生长机理研究及单根碳纳米管的转移[D];温州大学;2009年
10 辛本武;高密度及结构可控的单壁碳纳米管的表面生长[D];山东科技大学;2020年
11 米海波;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超声波焊接制备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12 顼建乐;非金属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13 郭琳;巯基化碳纳米管负载铂钌催化剂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4 陈文龙;碳纳米管负载铂、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羰基化合物加氢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15 薛瑞丽;双氢氧化物作催化剂前驱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6 欧阳志勇;竹节状碳纳米管和分级结构碳纳米纤维的非易失性应变存储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17 郑坤;竹节型碳纳米管制备及其机理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8 李玉鹏;高有序度纳米碳材料的研制及其用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载体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9 吴长清;煤基掺氮碳纳米管负载铂基催化剂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21年
20 胡传刚;表面修饰碳纳米管负载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申明;我成功制备出世界最长碳纳米管[N];科技日报;2013年
2 记者吴仲国;日开发制取碳纳米管新技术[N];科技日报;2002年
3 记者 李斌 沈路涛;碳纳米管发展记[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本报记者 吴长锋;碳纳米管:个性十足的神奇材料[N];科技日报;2018年
5 毕伟 刘言;中韩学者制备出碳纳米管夹持的金属原子链[N];科学时报;2010年
6 实习记者 张佳欣;碳纳米管将普通衬衫变成心率监测器[N];科技日报;2021年
7 徐徐;碳纳米管造就超级蛛丝[N];中国科学报;2015年
8 记者 吴长锋;碳纳米管戴上“分子皇冠” 光电效应显著增加[N];科技日报;2019年
9 记者 沈湫莎;碳纳米管会是芯片竞争下一个“弯道”吗[N];文汇报;2019年
10 记者 祁豆豆;天奈科技今起招股 科创板将迎来碳纳米管龙头[N];上海证券报;2019年
11 记者 吴长锋;我首次合成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长共轭链段[N];科技日报;2019年
12 记者 吴长锋;我学者首次合成螺旋手性碳纳米管片段[N];科技日报;2019年
13 记者 刘霞;碳纳米管有望成量子单光子源[N];科技日报;2018年
14 白云祥;化工系与航院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领域取得重大突破[N];新清华;2018年
15 本报记者 方慧玲;碳纳米管:后硅时代的“继承者”[N];江苏科技报;2015年
16 本报记者 李波;碳纳米管助力可穿戴技术突破瓶颈[N];中国证券报;2014年
17 记者 冯国梧;天津率先实现碳纳米管触控屏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3年
18 记者 操秀英 韩义雷;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产业化项目落户北京[N];科技日报;2013年
19 本报记者 魏静;碳纳米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N];中国证券报;2013年
20 本报记者 李波;碳纳米管接连实现重大突破[N];中国证券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