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配电系统评价理论及其综合应用
【摘要】:
随着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深入,配电系统规划已进入规划信息化、日常化、实用化和精细化的发展阶段。精细化的综合技术评价是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针对配电系统精细化评价及其应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提出了适应大规模复杂配电系统的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和协调性的配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抗大面积停电能力”、“高中压配网供电能力匹配度”和“负载均衡度”等新指标,实现了高中压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和整体协调性与负荷适应性的有效量化。应用实例表明,所提出的评价体系指标全面,覆盖配电系统规划、建设、运行等各个环节,同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依据不同城市特点和负荷特性灵活配置,应用于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大型、特大型城市复杂配电系统的综合技术评价。
(2)建立了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解析计算的方法体系,包括基于变电站互联单元及主变互联单元的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评估与优化方法。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通过对配电系统内在供电能力的分析和建模,能够快速评估系统供电能力并方便地找出系统的联络薄弱点和联络瓶颈,为在电力站点和通道资源有限条件下快速发掘系统供电能力瓶颈和薄弱环节,以及通过科学优化规划充分挖掘配电系统的供电潜力,大幅提升系统供电能力提供了有力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供电能力指标,本文还研究了主变并列与分列运行方式、典型接线模式、供电块规模、最优供电转移能力等典型问题,得出了一系列对实际规划工作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3)提出了计及“N-1”准则的配电系统经济性分析评价方法,将系统的供电能力根本属性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抓住了供电能力产生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回答了配电系统潜在供电效益的问题;并给出了完整的配电系统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静态收益性指标和动态投资经济性指标。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计及配电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电能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特点,不仅能够结合传统工程经济学的方法考察规划投资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对电网资产的供电效益作出有效评判,对运行电网的经济性和规划方案的经济性评价同样有效。同时,本文的方法还可推广应用于输电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估。
总之,本文对配电系统精细化评价所面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规划信息化、日常化和精细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为国内正在进行的新一代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M642
|
|
|
|
1 |
谢晓红,周宇;基于模糊数学的项目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2 |
牛辉,程浩忠,张焰,陈陈;电网扩展规划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1期 |
3 |
余贻鑫,王成山,肖俊,严雪飞,葛少云,黄纯华;城网规划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5期 |
4 |
刁勤华,默哈莫德·夏班,倪以信;运用连续二次规划法计算区域间极限传输容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4期 |
5 |
陈根军,李继洸,王磊,唐国庆;基于Tabu搜索的配电网络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7期 |
6 |
丁晓莺,王锡凡;最优潮流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最新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3期 |
7 |
严超,郭永基,程林;供电可靠性承诺/赔偿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8期 |
8 |
桂敏,罗安,申奇男;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24期 |
9 |
刘健,徐精求,董海鹏;配电网静态安全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7期 |
10 |
王成山,王赛一;基于空间GIS的城市中压配电网络智能规划 (一)辐射接线模式的自动布局[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05期 |
|
|
|
|
|
1 |
杨明海;刘洪;王成山;何文涛;陈彬;吴涵;;中压配电系统供电模型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2 |
王成山,王赛一,葛少云,谢莹华,尹页秀,林瑞兴;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模式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24期 |
3 |
肖峻;崔艳妍;王建民;罗凤章;李亦农;王赛一;王宏;;配电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5期 |
4 |
谢晓文;刘洪;;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综合比较[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年04期 |
5 |
谢莹华,王成山,葛少云,王赛一,林瑞兴;城市配电网接线模式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年07期 |
6 |
陈庭记,程浩忠,何明,严健勇,王伟国;城市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研究[J];电网技术;2000年09期 |
7 |
陆志峰,周家启;计及开关和母线故障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J];电网技术;2002年04期 |
8 |
肖峻,王跃强,王成山;城市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识别[J];电网技术;2003年10期 |
9 |
徐其迎,李日隆,陈树挺;一种基于VB编程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J];电网技术;2004年03期 |
10 |
葛少云;张国良;申刚;刘孚智;张祖荣;;中压配电网各种接线模式的最优分段[J];电网技术;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