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敏感型面包酵母的选育及其应用的研究
【摘要】:
本文对低温敏感型面包酵母的选育、应用及遗传学分析进行
了研究。
以酿酒酵母单倍体A13-18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
选育出了低温敏感型突变株Css-14。确定了酿酒酵母(S.cerevisiae)
低温敏感型菌株(Cold-sensitive strain)的初筛方法。实验证明,
以YPG培养基为下层、以染料软琼脂培养基为上层的双层平板,
是有效的低温敏感型菌株的初筛平板;将酿酒酵母在含抗霉素A
的YPD培养基中10℃培养36h后,用制霉菌素处理菌体,能够
达到杀死亲株、浓缩突变株的目的。
以发酵性能优良的商业面包酵母Y-3和低温敏感型酿酒酵母
单倍体Css-14为亲株,采用电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出了
C型(cold-sensitive)融合子F6—2。该融合子在30℃发酵性能优
于亲株面包酵母Y-3,在4℃贮藏6d不发酵,经连续传代15代
后,遗传性状稳定。
通过耐酒精实验,选育出了F型(frozen-tolerant)面包酵母
X-003,并对其耐冷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003经3w冷
冻保藏后,存活率仍保持在80%以上。
应用实验表明,采用冷冻面团工艺制作面包,低温敏感型面
包酵母F6-2和X-003质量优于五种普通商业面包酵母。
将低温敏感型酿酒酵母单倍体Css-14(a接合型)与普通酿酒酵
母单倍体YNN-27(α接合型)进行群体杂交,对杂交子代进行
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基因重组率为50%,低温敏感型
与接合型基因不连锁。
|
|
|
|
1 |
王桂文;姚辉璐;彭立新;何碧娟;黎永青;;一种酵母细胞生长现象的实时单细胞拉曼光谱观察[J];微生物学通报;2007年06期 |
2 |
王永泽;罗璇;谈丹;王志;陈雄;李冬生;王金华;;面包酵母不对称还原酮基泛解酸内酯[J];生物技术;2009年01期 |
3 |
李寅,陈坚,宋祺,伦世仪;高发酵活力面包酵母的高产率流加培养策略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1997年02期 |
4 |
黄南平,钟平;面包酵母的立体选择性还原作用[J];江西科学;2002年01期 |
5 |
胡晓忠,明杰,甄宝贵,冯万祥;用酸碱法从面包酵母中提取β-(1-3-)-D葡聚糖[J];工业微生物;2000年01期 |
6 |
赵慧;;面包酵母基因工程菌[J];广西轻工业;2007年08期 |
7 |
胡兆庆;王建业;严美玲;;面包酵母酶促磷酸化合成腺嘌呤核苷三磷酸[J];微生物学报;1978年03期 |
8 |
曾洪梅;徐浩;;面包酵母子囊孢子的形成条件及细胞学研究[J];微生物学报;1993年02期 |
9 |
乔长晟;刘伯宁;徐旭;贾士儒;;压力作用下面包酵母胞内谷胱甘肽和麦角固醇的变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年01期 |
10 |
A.Beiroti;S.N.Hosseini;;利用枣汁生产面包酵母(英文)[J];生物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
11 |
张华;;由酵母工厂废水生产动物饲料[J];生物技术通报;1985年12期 |
12 |
许兆龙,殷建伟,沈忠民,丁跃梅;发酵法生产果糖-1,6-二磷酸钠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13 |
姜天笑;徐曼;王振;肖冬光;;优良面包酵母菌株的杂交育种[J];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04期 |
14 |
徐长安;蒙古裸腹 生产性培育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1998年04期 |
15 |
王金秋,李德尚;酵母及与藻类搭配对萼花臂尾轮虫饵料效果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8年03期 |
16 |
任伟民;王兴涌;李峰;石桂珍;;面包酵母非水相催化乙酰乙酸乙酯的不对称还原反应[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7 |
和东芹;肖冬光;吕烨;;pSH-CUP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面包酵母酸性海藻糖酶基因的敲除[J];微生物学报;2008年02期 |
18 |
张彬;孙小梅;李步海;;胱氨酸修饰面包酵母对直接蓝的吸附行为[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6期 |
19 |
李华钟,林金萍,李寅,陈坚;大肠杆菌—面包酵母种间耦合ATP再生系统中生物合成谷胱甘肽[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20 |
李红民,黄仁泉;激光诱变选育面包酵母菌的研究[J];光子学报;2001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