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有机高分子复合物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摘要】:
阴离子分散松香胶(DRS)/聚合氯化铝(PAC)施胶系统在应用于非木材浆中性施胶时存在施胶效果不稳定,成纸施胶度较低等问题,为此本文研制出PAC-有机高分子(OP)复合型松香胶中性施胶沉淀剂(PACP),使之既能充分发挥PAC的电中和作用又能充分发挥有机高分子的架桥吸附作用,从而提高纸页的施胶度及施胶稳定性。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助剂复合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C与OP能够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复合,一是将有机高分子引入预制的PAC中;一是将OP预先引入氯化铝中再进行碱化聚合。影响复合反应的因素包括OP的结构和电荷类型、PAC的碱化度和浓度、有机高分子/铝(O/A)比(质量比)、反应温度以及搅拌条件等。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COP)与PAC的复合反应较易进行,而阴离子型或两性离子型有机高分子与PAC的复合反应则较为困难。
运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对复合物PACP的形态分布与转化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OP的引入对PACP复合体系中聚合氯化铝的形态分布有一定的影响,OP因其本身化学结构、所带电荷以及分子量等因素的不同,对PAC形态分布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阴离子型OP产生的影响大于阳离子型OP产生的影响;O/A比越大产生的影响越大。与PAC一样,PACP体系中占主导的形态仍是Al_b形态。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PACP的结构形貌:与PAC相比,PACP的聚集体的尺度和枝化度较大。O/A比增加或有机高分子的分子量越大,就越易于形成尺寸较大、分支程度较高及分支较粗的枝状物。
天津轻工业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采用流动电流法测定了PACP电荷,并利用胶体滴定方法研究
了加入PACP后的造纸湿部中浆料的电荷特性,得出以下结论:PAC
与COP复合后能够显著提高PAC的电中和能力,而PAC与阴离子
型有机高分子(AOP)复合后对 PAC的电荷特性影响较小;麦草浆
的胶体滴定比率(CTR)值随 PACP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CTR由
高到低的顺序为:PACPC>PAC>PACPa。
进行了阴离子分散松香胶/PACP体系用于漂白麦草浆中性施胶
的研究。得出适宜工艺条件为:胶用量1兄Mn用量0.8%“A
计人 有机高分子/铝①八)比(质量比)0.05,两性淀粉1死 于
燥温度85-90’C,施胶顺序以逆向施胶为佳。对比PAC/DRS施胶体
系,采用PACP儿RS对麦草浆进行中性施胶,施胶效果有明显提高,
施胶效果的稳定性也相应提高。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DRS序ACP施胶的作用机
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松香胶和PAC或PACP的用量会增加它们
在纸张中的留着;纸张中的松香胶留着率和铝留着量随PH值的升
高呈下降趋势:碳酸钙填料的加入对胶和铝的留着产生不利影响;
两性淀粉的添加有利于胶和铝在纸中的留着。DRS”ACPC、
DRSNACPa和 DRS”AC三种不同施胶体系进行中性施胶的效果由强
到弱的顺序为:DRS/PACPc>DRS/PACPa>DRS/P瓜。扫描电镜照片
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研究结果。
最后,对PACP的助留助滤作用进行了研究。由结果可知:留
着效果随0/A比的增加而增加;PACP的助留助滤效果优于聚合氯
化铝;它们均能在中性或微碱性范围内达到较好的助留助滤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TS727
|
|
|
|
1 |
龙柱,陈蕴智,刘全校,谢来苏,杨淑蕙,方碧波;聚合氯化铝用于中性施胶的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2001年02期 |
2 |
陈霞,李景宏,杨广富;聚合氯化铝中性施胶的研究[J];纸和造纸;1997年05期 |
3 |
郑铁山,毕松林;聚合氯化铝与中性施胶[J];纸和造纸;2001年05期 |
4 |
汤海波,陈新爱;聚合氯化铝—分散松香胶中性施胶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中华纸业;2002年07期 |
5 |
汤海波,陈新爱;聚合铝-分散松香胶-碳酸钙中性施胶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湖北造纸;2002年01期 |
6 |
车大军,龙柱,许修旺,尚庆国;填料对中性施胶的影响[J];天津造纸;2002年01期 |
7 |
王建,刘娜;聚合氯化铝在中性施胶中的应用[J];西南造纸;2004年04期 |
8 |
陈蕴智,龙柱,谢来苏,方碧波;影响松香胶中性施胶效果的因素[J];中国造纸;2001年02期 |
9 |
何林华;聚合氯化铝和松香胶的中性施胶[J];造纸化学品;1996年04期 |
10 |
沈静,刘温霞;松香类施胶剂的中性施胶[J];造纸化学品;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