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g~(2+)//Cl~-、SO_4~(2-)-H_2O体系100℃沸腾蒸发非平衡态成盐区域研究
【摘要】:
目前用于水盐体系的有平衡相图、介稳相图、热力学非平衡态相图等几种。在高温、沸腾蒸发条件下,很多体系的盐类析出规律与平衡相图和介稳相图的分析结果有差别,对不同的体系,差别程度也不同。考虑到这种特殊的盐类析出规律和固液相关系关系存在于非平衡条件下,因此将非平衡热力学与溶液结晶动力学理论相结合,研究海水体系在高温沸腾蒸发析盐规律。
本研究对Na~+、Mg~(2+)//SO_4~(2-)—H_2O三元体系进行沸腾蒸发实验,采用平衡态共饱溶液等温沸腾蒸发结晶法,得到该体系在等温沸腾蒸发条件下的非平衡态稳定成盐相区和非平衡态介稳成盐相区。
本研究对Na~+、Mg~(2+)//Cl~-、SO_4~(2-)—H_2O四元体系进行沸腾蒸发实验,采用平衡态共饱溶液等温沸腾蒸发结晶法,测得在等温沸腾蒸发条件下Na_2SO_4、Van、Low、M1和NaCl的极限析出区域,根据固液相组成的变化规律,确定NaCl的非平衡态稳定成盐相区和非平衡态介稳成盐相区。
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平衡条件下的的成盐特征与平衡态相图和介稳相图的分析结果有较大差别,不仅相区的大小、位置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对于不同的盐类,非平衡相区在该盐总的成盐区所占比例也相差很大。非平衡相区产生的原因是在蒸发结晶的非平衡条件下,各种盐成盐所需推动力不同,在连续蒸发结晶过程中的结晶推动力即过饱和度小于初始成盐时的过饱和度。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O642.42
|
|
|
|
1 |
闫书一;殷辉安;袁春雷;唐明林;梁渠;陈康生;;K_2CO_3-KCl-K_2B_4O_7-H_2O四元体系298K介稳相平衡的实验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2 |
金作美,周惠南,王励生;Na~+,K~+,Mg~(2+)∥Cl~-,SO_4~(2-)-H_2O五元体系35℃介稳相图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4期 |
3 |
阎树旺,唐明林,邓天龙;Na~+,K~+‖Cl~-,B_4O_7~(-2)-H_2O四元体系25℃时相平衡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9期 |
4 |
陆杰,王静康;操作参数对普鲁卡因青霉素晶体粒度的影响[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9年06期 |
5 |
林晓峰;曾英;郑志远;桑世华;;三元体系Li~+、K~+//SO_4~(2-)-H_2O 273 K介稳相平衡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7年05期 |
6 |
苏裕光,李军,江成发;15℃时K~+、Na~+、Mg~(2+)//Cl~-、SO_4~(2-)-H_2O五元体系介稳相平衡研究[J];化工学报;1992年05期 |
7 |
王志坚,殷辉安;国内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J];海湖盐与化工;2000年06期 |
8 |
杨红梅,李旭兵;水盐体系相平衡与相图研究现状[J];海湖盐与化工;2002年05期 |
9 |
张宝军;孙柏;邓天龙;;水盐体系的介稳相平衡研究进展[J];盐业与化工;2007年01期 |
10 |
陆杰,王静康;反应结晶过程研究(Ⅱ)——二次过程及机理分析[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9年01期 |
|
|
|
|
|
1 |
;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学教学初探[J];下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2期 |
2 |
郭其悌;一元多体系相图[J];地球化学;1979年04期 |
3 |
乜贞,郑绵平;西藏扎布耶盐湖夏季卤水盐田晒制研究[J];地球学报;2001年03期 |
4 |
陈敬清;刘子琴;房春晖;徐晓东;;小柴旦盐湖卤水25℃等温蒸发[J];地质论评;1986年05期 |
5 |
高世扬,李国英;盐卤硼酸盐化学(Ⅰ)——含硼盐卤天然蒸发过程中硼酸盐的行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2年02期 |
6 |
申屠雁明,李以圭;用Pitzer理论预测混合电解质溶液的偏摩尔体积[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年05期 |
7 |
金作美,周惠南,王励生;Na~+,K~+,Mg~(2+)∥Cl~-,SO_4~(2-)-H_2O五元体系35℃介稳相图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4期 |
8 |
阎树旺,唐明林,邓天龙;Na~+,K~+‖Cl~-,B_4O_7~(-2)-H_2O四元体系25℃时相平衡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9期 |
9 |
冯新,刘畅,吉晓燕,陈栋梁,陆小华;芒硝法生产硫酸钾工艺的模拟与分析[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
10 |
陆小华,王延儒,时钧;电解质溶液热力学进展[J];化工进展;1988年03期 |
|
|
|
|
|
1 |
石永刚,潘思黎;2─噁唑啉化合物改性PET的结晶动力学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1994年04期 |
2 |
杨筠,杨祖荣,史季芬,江生南;磁场对碳酸氢钠结晶动力学的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3 |
李钢,郭新闻,王祥生,李光岩;钛硅沸石的结晶动力学研究[J];催化学报;2000年01期 |
4 |
马玉涛,夏树屏,高世扬;硼酸盐化学XXXⅢ MgO·4B_2O_3-18%MgSO_4-H_2O过饱和溶液结晶动力学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年06期 |
5 |
周林洋,江若平;PBT结晶速度方程及其应用[J];合成纤维工业;2002年06期 |
6 |
杨猛;卫宏远;刘勇;;神经网络技术在结晶动力学建模中的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6年02期 |
7 |
赵清香,刘民英,王玉东,冯新平,李相魁,张书胜;用DSC研究尼龙69的非等温结晶和结晶动力学[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8 |
张士宾,董景岗,丁吉生,陈绍忠;氯化钠晶体在盐田中生长的结晶动力学条件及控制[J];海湖盐与化工;1996年05期 |
9 |
张云灿,黄健;界面应力对HDPE/CaCO_3增韧体系基体结晶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6期 |
10 |
任敏巧,莫志深,陈庆勇,张宏放,宋剑斌,张会良,孙小红;间规1,2-聚丁二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J];高分子学报;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