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服标准的制定
【摘要】:
本文对武术运动及其所形成的武术服作了较精辟的介绍,指出武术服作为一种特殊服装所具有的民族性、运动性和表演性,并阐述了制定武术服标准对武术服实现产业化,促使武术运动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制定武术服产品标准,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题。本文对武术服标准中一些重要内容和指标的制定原则、科学依据、制定方法及其结论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在进行大量调研和体型测量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武术运动员的体型进行了分析。利用公式计算出各部位的均值和标准差,并分析了武术运动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影响,从而确定中间体型,并将武术队员的体型分为Y、A型;在选择身高和胸围两个基本部位和其它八个控制部位后,分别确定出控制部位对基本部位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运用其计算控制部位分档数值,从而制定出适合武术运动员的武术服号型规格标准。在此基础上还比较了武术运动员和普通人体的差异,并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进行了分析。
由于武术服既作为一种运动服装,又作为一种表演服装,本身具有两者的特点。因而在面料和性能上有特殊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现有武术服所采用的多种面料,通过对各种面料的透气透湿性能的分析和比较,以及各面料的价格、舒适感和外观等方面,确定了用真丝或仿丝面料作为武术服用料。
在技术指标方面,根据武术运动的特点,并遵照产品标准制定规则,对武术服制定了多项具体要求,其中特别对色牢度、缝口强度和规格偏差极限以及缩水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为了适应当今绿色纺织品发展的趋势,重视服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标准的制定中加强了对生态指标的研究。确立了PH值、甲醛含量、偶氮染料这三个普遍引起关注的指标,从而使武术服标准同其它服装标准相比在技术含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本文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运动服标准的空白,对武术服产业化具有促进作用。
|
|
|
|
1 |
张向辉,刘伟,魏晓宁;跆拳道与儒家文化[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
2 |
摆渡大厨;;“武术大师”杜某[J];烹调知识;2011年08期 |
3 |
唐育民,陆宁宁;绿色印染助剂的开发与原料选用[J];印染助剂;2000年05期 |
4 |
颜辉萍;高校武术课改革与发展之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6期 |
5 |
;2月“美颜之星”冠军——李萄[J];医学美学美容;2009年02期 |
6 |
冀慧卿,康丽;论竞技、学校、群众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4期 |
7 |
张敏民;;家用纺织品生态性的实现[J];现代纺织技术;2008年01期 |
8 |
李栋;刘晶茹;王如松;;城市生态系统代谢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08年06期 |
9 |
于长晖;;本溪新城建设生态城市框架体系的构建[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10 |
韩天放;胡筱敏;董源;;基于GIS的吉林省景观生态学评价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01期 |
11 |
;赵文卓——故乡的云[J];乳品与人类;2003年04期 |
12 |
房春生,王菊,李伟峰,于连生;水利工程生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2年01期 |
13 |
胡会峰,徐福留,赵臻彦,詹巍;青海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3期 |
14 |
唐莹莹;;武彦利:悠悠武侠梦,书中有乾坤[J];烹调知识;2010年17期 |
15 |
马莹,孔慧芹,罗爱民;承德市生态指标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6 |
喻波;刘珊;罗卫华;;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公路工程;2007年05期 |
17 |
沈笑天;冯云;刘国顺;介晓磊;邱立友;徐传快;李荣平;贾保顺;;烟区烟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因子作用分析[J];生态环境;2007年05期 |
18 |
凌崎猛;段科科;;石庙:一个生态名镇的发展样本——河南省栾川县石庙镇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镇纪实[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1年06期 |
19 |
马晋荣;占新华;周立祥;张胜田;林玉锁;;表征复合型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程度的生态指标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20 |
陈增泰;武术与“全民健身运动”浅议[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