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传统医学比较研究
【摘要】:
传统医学形式事实上存在于各种文化之中,不同的是欧洲的传统
医学经历了许多的变革,以演变成现今的医学体系,而中国的传统医
学却一直流传下来,并获得保存和发展。近几十年来,中国传统医学
已被介绍到欧洲且渐受重视,但同时也有些批评的意见,认为中国传
统医学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因此,在使用上也不能一成不变
的套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中情况,我们针对了以下几个项目进行研
究。
比较中国和欧洲植物药的使用历史背景及了解中国和欧洲所产
同属不同种植物,其内含成份和主治功效的异同,以寻求用欧洲当地
草药代替中药的可能性。同时分析了中药在欧洲的现况;对中国和德
国的医疗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就中医在德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
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植物药的使用,不论在中国或是欧洲均有长久历史。由于历
史条件的不同,中欧双方在对植物药的理论、药性的认识和组方方面,
差距颇大。相较之下,中国的药物有着较严谨的理论指导,强调复方
配伍和用药的协调平衡;欧洲的用药组方,则相对较简单,以“寒者
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濡之”等逆治法为主。在植物实验比较方面,
两地同属植物在植物组织结构、化学鉴别及药效均相近,但并不完全
相同,两者可以互相启迪,扩大适应病证范围,但也不可盲目替代互
用。这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在欧洲由于患者对中医中药和针灸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医医
生水平的问题也日益重要。有关中医、中药和针灸的教育,也有待统
一和规范,并制定考核标准和方法。在进口中药的安全性、尤其是霉
菌、农药和重金属含量等隐患,也是欧洲各国政府比较担心的问题。
3.通过调查分析中医在德国治疗情况:患者主要寻求中医诊治
中欧传统医学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的渠道是经由亲戚朋友的介绍;患者于就诊前有98.狐的人均已寻求
过西医的诊治;患者一般对中医(持别是针灸疗法)听说过,但不甚
了解居多,约占调查人数的63.1驭 一般就诊患者对于针灸或中药治
疗接受程度较好,以只要有疗效可以接受者居多,共占 8 0儿也有少
部分人于治疗之初即表示无法接受中药或针灸疗法,而采拒绝态度
者,也共占11.5见寻求中医治疗的患者经现代医学诊断的疾病分类,
以痛症类最多,神经衰弱等心身性疾病和心脑血管、循环系统类疾病
也不在少数。经中医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改善良好,其中以皮肤性疾
病疗效最好,心身性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效果也满意。
|
|
|
|
1 |
张正和;传统药防治老年病有大用[J];首都医药;2004年09期 |
2 |
黄新启,吴法喜;中医与德国传统医学中部分植物药使用情况的比较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3 |
葛建军,张德英,马小顺;“对中国传统医学缺陷的思考”一文值得商榷[J];中医教育;2001年04期 |
4 |
;传统医学放异彩——记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J];经济前沿;2004年06期 |
5 |
丙俊;;练舌保健防病健体[J];湖南农机;2010年04期 |
6 |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9年04期 |
7 |
张艺馨;对传统医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思考[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年S1期 |
8 |
高鹏翔,孙福祥;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体系的探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9 |
张京峰;简论中医与传统医学及西医的关系[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1期 |
10 |
;弘扬传统医学 服务边疆人民——记怒江州中医医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年04期 |
11 |
马国栋;;祖国传统医学的高尚道德[J];河南中医;1984年05期 |
12 |
麻福昌;;浅谈苗医针角灸[J];贵州医药;1990年01期 |
13 |
金志甲;传统医学研究的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4 |
沈燕融,宫丽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椎病108例疗效观察[J];现代康复;2001年04期 |
15 |
王雪涛,刘皓宇,李旺,边永玲,商爱民;略论祖国传统医学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16 |
张青,傅卫红,沙建平,唱荣艳;六节通络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6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9期 |
17 |
孙捷,王西迅,崔永峰;越南的传统医学[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年04期 |
18 |
俞润生;;“退着走”的启示[J];祝您健康;2004年10期 |
19 |
王文远;;平衡针灸学最新理论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年12期 |
20 |
陈玉起,狄成忠;传统医学养生观与现代老年人的心理保健[J];职业与健康;2005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