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摘要】:
论文选择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作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遥感、GIS技术,通过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的景观格局数量化指标以及反映景观类型动态变化转移矩阵,分析深圳市近25年来区域景观特征和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从多层次驱动力分析以及驱动力强度变化分析两方面,探讨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变化规律。尤其,在驱动力的分区研究中,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计算深圳市21个街道办、4个区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综合主成分值,表征深圳市驱动力的强度差异。同时,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深圳市分割成为驱动力强度差异较大的四个区,并对各强度分区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强度区域驱动力变化规律及其与景观格局变化的关系。
研究表明,深圳市1978-2005年景观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由比较典型的农业景观发展为新兴的快速城市化的城镇景观。耕地和城建用地面积的此消彼长是这一过程的突出表现。除了城建用地和耕地外,园地、推平未建地变化也非常显著。
全市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表现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其中与深圳市景观格局变化相关较显著的驱动因子主要是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并且建设用地的增长与国内产总值相关关系显著。
1995-2005年间不同社会经济因子强度区的驱动力分析表明,四级区域的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一级区内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二级区内主要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三级区内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四级区内主要是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此外,各级区域内驱动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与主要景观类型的变化关系及其对主要景观类型影响范围显著不同。
|
|
|
|
1 |
冯益明;吴波;卢琦;王学全;杨恒华;孙德福;;青藏高原高寒沙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青海贵南县为例[J];林业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
2 |
李卫锋,王仰麟,彭建,李贵才;深圳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8期 |
3 |
汪永华;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
4 |
汪永华;;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5年03期 |
5 |
马瑞;王继和;屈建军;胡小柯;刘虎俊;;1960—2005年民勤典型绿洲-荒漠过渡带景观格局与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3期 |
6 |
何艳芬;张柏;刘志明;;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对农业旱灾的影响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年01期 |
7 |
曾辉,夏洁,张磊;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
8 |
摆万奇,张镱锂,包维楷;大渡河上游地区景观格局与动态[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1期 |
9 |
黄静;夏丽华;;阳江市景观动态变化及其生态影响研究[J];河南科学;2008年08期 |
10 |
徐济德,郎奎建;西藏林芝地区景观动态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4年06期 |
11 |
徐向宏,王辉,徐当会,陈翔舜;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景观动态及变化机理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
12 |
宋艳暾;余世孝;李楠;李勇;龚友夫;陈涛;;快速城市化过程与景观格局研究——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13 |
王桂晨;刘洋;;岷江源头区森林景观动态与土壤侵蚀的关系[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01期 |
14 |
袁睿佳;孙石;邓辅唐;;高速公路建设与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15 |
谢霞;王宏卫;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基于RS和GIS的艾比湖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沙漠;2010年05期 |
16 |
庄长伟;欧阳志云;徐卫华;白杨;;近33年白洋淀景观动态变化[J];生态学报;2011年03期 |
17 |
王磊;贾炜玮;李凤日;;孟家岗林场森林景观结构动态分析[J];植物研究;2008年04期 |
18 |
徐延达;傅伯杰;吕一河;;基于模型的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J];生态学报;2010年01期 |
19 |
吴昊;王维;王文杰;秦建新;白雪;;长株潭地区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
20 |
高常军;周德民;栾兆擎;张海英;;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评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