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研究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民国时期获得了相对快速的发展,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基础。本研究在了解治理基本含义、特征及其与管理区别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职业教育治理的浅层含义、理论基础与特征,以此来分析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研究总体上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民国职业教育治理经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主要的相关研究、治理经验研究的整体思路和方法,以及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职业教育治理理论阐释。从治理的起源与概念,到治理与管理的主要区别,并延伸到职业教育治理当中,从多元主体、法律保障、民主决策、协商合作等几个核心结构与特征去阐释职业教育治理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写的是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的三条主要经验。分别以政府和民间两股力量为着眼点,首先,分析了政府在职业教育改革和治理过程中的不同角色扮演;其次,分析了民间力量在职业教育发展和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最后,分析了政策法规对职业教育治理保障的规范作用。第四部分提出了对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的三点启示。具体从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活动、政策法规是职业教育治理的保障三个方面去阐述。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包括职业教育在内。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既存在一些问题,但也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奠定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