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
【摘要】:
自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诞生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团体引入并实施了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而将环境管理体系直接运用于生态旅游却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课题;生态旅游开展以来,理论界,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实践领域,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成功的例子,笔者目前尚未发现从环境管理体系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研究和实践的相关文献。将环境管理体系应用于生态旅游领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是本文力求突破之处。
另外,在各行各业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如火萘的今天,不同组织建立体系时考虑最多的是内部所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而很少考虑那些外部的、与相关方有关的环境因素。我们知道,旅游是一项对环境依赖性相当强的行业,旅游区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所涉及的环境因素,除了旅游区内部的环境因素之外,旅游区可对其施加影响的、外部的环境因素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之路,那就是,将环境管理体系作为开展生态旅游的一项重要工具,建立旅游区环境管理体系,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有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生态旅游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知识;
第二部分,介绍如何从建立旅游区环境管理体系的角度开展生态旅游;
第三部分,介绍国内外生态旅游的成功案例,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之路。
|
|
|
|
1 |
李树;生态旅游消费: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消费亮点[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0年02期 |
2 |
王琦;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3期 |
3 |
廖佰翠,李旭东;关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之思考[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2年03期 |
4 |
王咏,陆林,王飞;生态旅游市场培育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01期 |
5 |
葛安新
,杨瑞峰;关于生态旅游实践的反思[J];陕西林业;2004年06期 |
6 |
连玉銮;生态旅游的“小众”模式管窥——从王朗等自然保护区的实践谈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
7 |
吴伟光,沈月琴,郑旭理,张翠芳;生态旅游: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途径——以临安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年02期 |
8 |
;绿野“仙”踪[J];环境;2008年09期 |
9 |
梁琦;一种新的消费文化──生态旅游消费[J];消费经济;1997年01期 |
10 |
石中元;生态旅游在中国兴起[J];国际市场;1997年08期 |
11 |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规划[J];世界环境;1998年04期 |
12 |
高振雯;桂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初探[J];广西林业科学;1999年03期 |
13 |
张建军;浅谈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辩证关系[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
14 |
欧阳叙回;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加快生态旅游发展[J];湖南林业;2000年12期 |
15 |
孙玉军,刘艳红,赵炳柱;生态旅游及其评价指标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16 |
王万山;江西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思考[J];江西农业经济;2001年01期 |
17 |
雷震;山西省生态旅游资源浅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年04期 |
18 |
傅岳瑛,刘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2期 |
19 |
赵新民;生态旅游的基础性研究[J];旅游学刊;2002年03期 |
20 |
苏志雄;十堰市生态旅游发展思路[J];长江建设;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