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M双频无线网络优化的研究
【摘要】:GSM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面对的主要矛盾不同。在建网初期,主要面对的是覆盖的问题;目前随着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网络负荷越来越大,网内干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很多城市,站间距不断缩小,重叠覆盖明显增加,同时由于高载波配置,使得同邻频干扰概率急剧增加,底噪明显抬升,900M网络质量和容量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承载需求。为提高网络容量和通话质量,在一些话务量较大或频率资源紧张的城市都先后组建了不同规模的GSM900/1800双频网络。GSM900/1800双频网络是网络容量和网络覆盖两方面需求相互融合的结果。
本课题主要阐述在实际工作中对双频网络的研究以及从中发现的网络问题和解决方案:在GSM900/1800双频网络中,移动用户的通话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所有的移动用户形成了不断变化的通信环境,而通信网络要保障的就是在这个不断变化的通信环境中,提供通话质量的最低要求,以便用户能保持通话。另一方面,在保证网络质量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为更多的用户服务。在双频网络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资源利用率高(如每线话务量)就有可能使网络容量得以提高。因此,GSM900/1800双频网络优化的重点是网络质量的提高和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课题在GSM900/1800双频组网方式和无线传播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双频网络优化中话务吸收策略、话务均衡策略、不同位置区话务控制策略等通过无线参数设置(小区选择参数、小区重选参数、切换参数等)在中兴设备上的实现。本课题以保定市部分县城的双频优化工作为例,综合介绍了工程参数与无线参数的配置,以及实际优化工作中双频网的优化策略、网络问题处理思路及解决方法。现场优化数据证明了GSM900/1800双频组网方式的优越性,双频网较好的提升了网络覆盖能力,同时在保证优质话音质量的前提下吸收了较多的语音话务量,减轻了GSM网络话务负担,提高了用户感知力,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组网方式和优化经验。
|
|
|
|
1 |
区细成,黄明,罗绮敏;GSM无线网络优化若干问题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03年08期 |
2 |
袁静;周胜;马华兴;;无线网络优化平台的规划与建设[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07期 |
3 |
胡吉明,霍其润,宋培卿;基于B/S结构的车辆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2年12期 |
4 |
鲁刚平,熊炼;华为SDH光传输设备维护[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5 |
宋捷;马宝军;纪金树;;GSM网络优化中基础数据的智能化管理[J];邮电设计技术;2008年08期 |
6 |
靳鹏飞;夏清国;;CBR和RBR在GSM无线网络优化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09期 |
7 |
赵沂湘,彭新华,赵志刚;第二代通信系统GSM[J];山西电子技术;1995年01期 |
8 |
赵正明;无线数据通信技术[J];现代电信科技;1997年11期 |
9 |
罗剑高;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江西省蜂窝移动通信网未来格局的构想[J];江西通信科技;1998年01期 |
10 |
丘斌,李兵;GSM与分组交换共用数据网之间的通信[J];电信快报;1999年05期 |
11 |
崔立伟,蒋磊,汤汉屏;GSM与宽带CDMA频率重叠覆盖研究[J];电子工程师;1999年12期 |
12 |
徐军,徐鹏;GSM升位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方法[J];山东通信技术;1999年03期 |
13 |
彭伟军,宋文涛,罗汉文;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防非法入侵检测方案[J];移动通信;1999年04期 |
14 |
陈建国;对第三代无线测试设备的要求[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1999年06期 |
15 |
张静;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业务及发展[J];移动通信;2000年03期 |
16 |
郑大军,李之彦;地质现场信息的远程实时处理[J];计算机工程;2001年06期 |
17 |
陈凯丰;浅谈GSM移动通信网的同步[J];移动通信;2001年06期 |
18 |
刘雪峰
,葛敏;CDMA技术的特点及发展[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2年08期 |
19 |
曹华平,罗守山,杨义先;信息安全技术讲座 第2讲 GSM网络的安全与加密[J];中国数据通信;2002年11期 |
20 |
肖建华,张平;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J];现代电信科技;2002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