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H-吲哚[2,3-b]喹喔啉衍生物及金属离子对G-四链体的作用研究
【摘要】:癌症作为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如何治疗癌症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小分子配体和G-四链体的结合来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因此,端粒末端的G-四链体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特异性靶点,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尽管很多以G-四链体为靶点的小分子配体得以合成,却几乎没有进入临床的G-四链体小分子配体出现,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组织形成的复杂性以及肿瘤微环境的特异性造成的。因此,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内的金属离子应成为考虑的因素,尤其是金属离子对G-四链体的作用。
本文采用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金属离子以及金属离子和配体6H吲哚[2,3-b]喹喔啉衍生物共同存在下对G-四链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些金属离子Al3+、Cd2+、Co2+、Cu2+、Fe2+、Fe3+、Ni2+、Ag+、Hg2+使G-四链体变得不稳定,而Ba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修复这种去稳定作用。因此,发展基于稳定G-四链体的抗肿瘤药物时,还考虑肿瘤微环境中金属离子对G-四链体稳定性的影响,为G-四链体配体的相关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鉴于Cu2+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较高,且20%存在于细胞核中,同时Cu2+对G-四链体有一定的去稳定作用,且在配体存在下Cu2+的去稳定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根据Cu2+的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进一步研究了可以特异性检测Cu2+的荧光探针,发现其对Cu2+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在离子浓度为10nmol/L时就可以将Cu2+和其它金属离子区分开。细胞实验也证实了FITC探针对Cu2+的高灵敏性。该工作为深入研究Cu2+在细胞内的生物学效应奠定了重要基础。
|
|
|
|
1 |
许健民
,宋栩冰
,周志平
,方裘;无抚Polyoxymethylene链体系的热力学性质[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89年01期 |
2 |
王翔,陈辉;构筑杜邦完美价值链体系[J];江苏纺织;2002年10期 |
3 |
柳毓苓;;肉食品出口及猪肉链体系[J];肉类工业;2006年10期 |
4 |
方志薇,李效东;室温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反应过程的凝胶色谱跟踪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
5 |
王健刚;石化流程工业实施CIMS之供应链体制模式[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1年04期 |
6 |
詹世平;刘华伟;张欣华;陈理;孙永正;刘彦波;;大分子蠕动的Monte Carlo模型及计算方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8期 |
7 |
殷菲,刘建辉,彭孝军;以G-四链体为靶点的小分子端粒酶抑制剂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4年04期 |
8 |
吕天雄;江元生;;从二聚体到长链体系 Ⅱ.含二重螺轴或滑移面的体系[J];化学学报;1989年12期 |
9 |
王华荣;刘翠;杨忠志;;鸟嘌呤四链体中K~+移动路径的预测[J];化学学报;2010年08期 |
10 |
余翔;韩铭;杨小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线型聚乙烯链在强电场中的取向行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1期 |
11 |
;新型高碳钢车轮[J];铸造;1959年02期 |
12 |
王治虎,罗孟波;无扰Polysilane链的热力学函数[J];科技通报;1997年04期 |
13 |
;“和路雪”的市场策略简介[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1997年02期 |
14 |
杨征;;铝产业链体现中国速度,产量同比增幅26%以上[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0年08期 |
15 |
黄蕴芝;屋顶型纸盒包装 发展潜力无可限量——访国际纸业(亚洲)有限公司液体包装部大中华及东南亚地区总经理汪文林先生[J];中国食品工业;1999年06期 |
16 |
张善荣,任吉民,裴奉奎;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一些进展[J];化学进展;1995年02期 |
17 |
王启明,崔文元,魏春景,赵中岩,张儒媛;高压变质岩中角闪石晶内滑动的电子显微镜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2年10期 |
18 |
齐占平,杨海;芯板式焊接连接链的弊端[J];煤矿安全;1996年09期 |
19 |
范守文,黄大贵;数控转塔式冲床NC自动编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
20 |
;数控脱磁器[J];矿业快报;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