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特困地区寄宿制初中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从二十世纪末期开始,我国开始“撤点并校”对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受各地区地理情况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再加上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欠缺的原因,寄宿制学校逐渐成为农村中小学主要的办学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偏远地区尤其是偏远特困地区的学生变成寄宿生,寄宿学生的管理问题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研究关注的焦点。为了研究特困地区寄宿制初中学生管理的情况,本研究选取保定市处于特困地区的唐县、阜平、顺平和涞源四县五所寄宿制初中学校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文献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特困地区寄宿制初中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教育教学管理上,学生课业任务较重,学校对“学困生”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第二,学生常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且安全管理有盲区,设施设备不健全,安全教育薄弱,学生上下学潜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第三,宿舍管理上,宿舍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生活教师短缺,宿舍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突出;第四,餐饮管理方面,食堂设施不足且饮食条件受限,食堂管理薄弱、食堂职工专业化水平不高;第五,健康管理方面存在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心理健康教育缺失且缺乏专业的医护保障等问题。根据对特困地区寄宿制学校的调查反映出的一系列问题,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层面探究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政策机制保障,学校管理观念滞后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家庭教育主体缺失导致家校合作受限等是造成特困地区寄宿制初中学生管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并从加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壮大学校师资队伍和后勤队伍建设,实行家校合作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