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型锰氧化物庞磁阻性能及其锰氧化合物相关系的研究
【摘要】:本论文中,采用了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得了一系列La_(1-x)K_xMnO_3(0x1)样品。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四引线法,测量了样品的磁性能和电性能,并研究了其相关锰氧化物的室温相关系。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
1 当K的掺杂量小于0.65时,样品为单一的钙钛矿相,而K的掺杂量大于0.65时,样品分裂成了两相,其中一相为磁性的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相,另一相为非磁性的KMnO_2相。对于x≤0.65的样品,其晶胞参数随K的替代量而呈现不规则的变化。
2 当温度低于居里温度时,样品为铁磁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出现铁磁态-顺磁态的转变。
3 样品在低温时表现出金属的导电特性,而在高温时表现出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按照半导体的导电机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发现样品对这三种导电机制均符合得较好。
4 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研究了Bi_2O_3-Fe_2O_3-MnO_y三元相关系。发现其中共有七个相区,存在着六种化合物,分别为:Bi_(25)FeO_(40),Bi_(12)MnO_(20),BiFeO_3,BiMn_2O_5,Bi_2Fe_4O_9和FeMnO_3。研究中没有发现有三元化合物。
|
|
|
|
1 |
崔连起,王开林,张家庆,李琬;钙钛矿结构的金属氧化物CO助燃剂[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1年07期 |
2 |
刘粤惠,陈旭明;SrTiO_3基钙钛矿结构X射线衍射谱特征[J];矿物岩石;2003年04期 |
3 |
姜从盛;微波介质陶瓷和复合钙钛矿结构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4 |
尹荔松,樊志良,王达,张进修;纳米晶La_(1-x)Sr_xMnO_3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表征[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年08期 |
5 |
李建康,姚熹;不同衬底上LaN iO_3导电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和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5年03期 |
6 |
陆兵;王贵;张世亮;麻永林;李保卫;费广涛;;(La_(0.52)Gd_(0.15))Sr_(0.33)MnO_3多晶颗粒的磁热效应(英文)[J];功能材料;2006年02期 |
7 |
丁栋舟;任国浩;;LuAlO_3∶Ce闪烁晶体的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06年02期 |
8 |
陆维盈;包新华;陆文聪;刘亮;陈念贻;;利用支持向量机研究钙钛矿型合金中间相的若干规律[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11期 |
9 |
曾佳;汪浩;朱满康;严辉;;钙钛矿氧化物的化学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1期 |
10 |
赵玛;王军;黄善兴;韩周祥;魏剑英;胡季帆;;纳米晶La_(0.8)Sr_(0.2)FeO_3气敏元器件的制备与乙醇敏感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5期 |
11 |
付强;楚玉彪;常海波;;水热方法合成钙钛矿型LaCrO_3复合氧化物及光催化性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2 |
孙尚梅;庞广生;李春光;黄玉亮;冯守华;;熔盐中熟化处理提高BiFeO_3的可见光催化活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10期 |
13 |
金克新;赵省贵;谭兴毅;唐晶;陈长乐;;La_(0.5)Sr_(0.5)MnO_(3-δ)/Fe异质结构的瞬间光诱导特性研究[J];材料导报;2008年06期 |
14 |
程继海;王华林;鲍巍涛;;钙钛矿结构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09期 |
15 |
蔡健益;杨瑞彬;黄耀辉;林中魁;;镧锶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磁特性分析[J];过程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
16 |
胡婕;邵光杰;黄浩;邢广忠;;钙钛矿型La_(1-x)Sr_xMnO_3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1期 |
17 |
黎朝晖;侯书恩;庞松;;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7)Sr_(0.2)Co_(0.1)CuO_(3-σ)的制备与表征[J];硅酸盐通报;2010年01期 |
18 |
邵宗平;;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J];化学进展;2011年Z1期 |
19 |
胡季帆,秦宏伟,王勇,梅良模,王亦忠,王震西;大磁电阻材料La_(0.67)Ca_(0.33)Mn_(1-x)Ni_xO_3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1年02期 |
20 |
刘红飞,余洪滔,刘海强;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其粉末合成方法[J];江苏陶瓷;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