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传统“婆婆”角色及其变迁
【摘要】: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一个重要现象,通常也被认为是较难处理的一对关系,而传统的“婆婆”角色通常被赋予了许多负面评价。本文以华北平原一个传统的乡村社区为案例,创造性地使用了“综合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重点考察了传统“婆婆”角色的权力形成和运行机制,以及这一传统角色在现代社会变迁中的际遇。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大致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并且对以往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引入了社会性别及相关理论,并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调查设计,提出了理论预设。第三章则主要通过综合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来深入分析传统“婆婆”角色,认为传统“婆婆”的权力来自于传统社会男权主导的社会性别权力在机制中的委托和赋权,从而使得“婆婆”的女性角色在管理家庭女性的过程中被异化为男权的“代理人”。第四章重点考察了“婆婆”角色在社会转型中的变迁,在对现代三类婆婆角色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现代婆媳关系发生了“权力转移”乃至“权力倒置”现象即传统婆婆的权力逐渐转移到媳妇那里。在针对“权力倒置”的考察中发现,排除其他环境因素影响之后,男权的异化作用仍然在延续。针对以上研究成果,第五章重点探讨了社会性别与和谐婆媳关系的建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构建和谐家庭美德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三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