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迪彦庙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摘要】:迪彦庙蛇绿岩位于中朝古板块与西伯利亚古板块之间的兴蒙造山带中部。本文通过对迪彦庙蛇绿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发现迪彦庙蛇绿岩多呈无根块状,近NNE-NE向展布,根据岩块分布特点主要可分为两个带:南侧以辉长岩为主的孬来可吐蛇绿岩带和北侧以玄武岩为主的白音布拉格蛇绿岩带。各带宽约3km,延伸约30km,蛇绿岩各单元出露较齐全。岩性由下到上主要为蛇纹石化方辉辉橄岩、层状辉长岩、块状辉长岩、斜长岩、块状玄武岩、枕状玄武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及硅质岩。
迪彦庙各单元岩性均较为典型,蛇纹石化方辉辉橄岩稀土配分模式具SSZ型蛇绿岩的地幔橄榄岩特征;枕状玄武岩具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特征;硅质岩的Al_2O_3/(Al_2O_3+Fe_2O_3)比值显示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特征。微量元素LILEs相对富集,亏损HFSEs(Nb、Ta),富集最不相容和非保守元素,为典型的与俯冲带相关的蛇绿岩特征。
通过辉长岩同位素样测年,均值为380Ma,确定蛇绿岩形成于中泥盆世;根据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迪彦庙蛇绿岩属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火山弧型(VA)蛇绿岩,其具有小岩浆房单旋回封闭系统的分异特征,洋化规模可能相对较小而又处于一种快速拉张闭合的环境。
迪彦庙蛇绿岩中存在与蛇绿岩相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铬矿化、铬钴镍(铜)矿化,有利于Ni、Cr、Co、Cu的找矿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