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风电接入下最优潮流问题研究
【摘要】: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和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风能成为电力调度运行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由于现代电力系统规模巨大,运行情况复杂,调度人员需要最优潮流等计算机辅助工具帮助其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和计算。
和传统能源相比,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不确定性,属于一种间歇性和随机性的能源。而目前的最优潮流程序多以确定性原则为前提,难于处理大规模风电接入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在电力系统当中,处理不确定性主要有两条思路,第一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精确性;第二是在模型中考虑不确定性的影响。
本文即从上述第二条思路出发,基于不确定性规划理论,研究对大规模风电接入下最优潮流的模型和算法,为提高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调度和运行水平打好基础。
论文首先介绍了不确定性相关理论,并详细介绍了不确定性规划中两类主要模型:机会约束规划和期望值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为研究大规模风电接入下最优潮流问题打下基础。论文以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运行原理及静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了适用于大规模风电接入下情况下的并网风电场稳态等值模型。基于上述模型,论文建立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最优潮流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IEEE30节点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机会约束规划最优潮流模型中,约束条件成立的置信度水平对最终的优化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约束设定合适的置信度水平。考虑到风电功率预测精度逐渐提高这一趋势,论文提出了风电预测误差成本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考虑风电预测误差成本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模型,并提出了一种该模型的快速近似求解算法。仿真算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等特点,能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
|
|
|
|
1 |
吴军,吴中习;最优潮流在PSASP/UPI环境下的研究和开发[J];电网技术;1997年02期 |
2 |
彭慧敏,赵菁,谢维廉;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潮流[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3 |
孙洪波,徐国禹,秦翼鸿;多目标模糊优化潮流模型及其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4 |
张小平,陈朝晖;基于内点法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06期 |
5 |
王景亮,张焰,王承民,孙建生,金钟鹤,徐风阁,杜晓辉;基于灵敏度分析与最优潮流的电网无功/电压考核方法[J];电网技术;2005年10期 |
6 |
许磊;马宪民;张兰;;基于量子粒子群的最优潮流问题[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4期 |
7 |
郝玉国,刘广一,于尔铿;一种基于Karmarkar内点法的最优潮流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6年06期 |
8 |
李志民,李卫星,王永建;基于熵理论的最优潮流代理约束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1期 |
9 |
刘学东
,王磊,余耀;最优潮流改进简化梯度法的研究及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03年01期 |
10 |
刘自发,葛少云,余贻鑫;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方法的电力系统无功最优潮流[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7期 |
11 |
覃振成,乐秀璠,蓝澜,李春林;基于改进非线性预报-校正内点法的最优潮流[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9期 |
12 |
张小平;“电力系统潮流和最优潮流分析技术的进展”专题简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6期 |
13 |
刘晓东;;常见最优潮流算法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
14 |
段晓军,刘明波;模糊集理论在电力系统最优潮流中的应用综述[J];电网技术;1998年07期 |
15 |
刘明波,段晓军,赵艳;多目标最优潮流问题的模糊建模及内点解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14期 |
16 |
李彩华,郭志忠,樊爱军;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概述(I)——经济调度与最优潮流[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年02期 |
17 |
杨洪耕,柳焯,方恭寿;制约寻优方向解算最优潮流[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86年05期 |
18 |
谢开,宋永华,于尔铿,刘广一;基于最优潮流的实时电价分解模型及其内点法实现——兼论最优潮流中λ_p,λ_q乘子的经济意义[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2期 |
19 |
赵洪旭,赵晋泉,侯志俭,吴际舜;利用牛顿最优潮流及替代折衷技术研究电力系统环境保护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12期 |
20 |
李彩华,郭志忠,樊爱军;原-对偶内点法最优潮流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