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元分析的微小故障检测
【摘要】: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 A)作为一种数据驱动的统计建模方法,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研究表明,将PCA与数据滤波方法结合,能有效提高对微小故障的检测效果,但其作用机理还未有深入研究。滑动平均(moving average, MA)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 EWMA)滤波是两种较为常见的数据滤波方法。将两种滤波方法分别与PCA结合,形成MA-PCA和EWMA-PCA方法,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分别分析了MA和EWMA滤波影响PCA进行故障检测的机制,导出了MA-PCA和 EWMA-PCA提高微小故障检出效果的原因。并分别推导了MA-PCA和 EWMA-PC A的临界故障幅值的计算方法。对MA-PCA方法分析了检测延迟、临界故障幅值和窗宽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滑动平均窗宽的确定方法,避免了窗宽的主观选取问题。对EWMA-PCA方法分析了检测延迟、临界故障幅值和遗忘因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确定遗忘因子的方法。然后本文将这两种方法的故障检测性能进行对比,从理论上证明了在相同的延迟时间条件下,MA-PCA能比EWMA-PCA检出更小的故障的结论。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田纳西—伊斯曼化工过程(Tennessee Eastman process, TEP)仿真实验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
|
|
|
|
1 |
徐力平,赵忠华,张炎华;导航传感器故障检测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
2 |
李新国,陈红英;基于H_∞估计的鲁棒故障检测[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4年06期 |
3 |
李志生;张国强;刘建龙;;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和展望[J];流体机械;2006年06期 |
4 |
李姗姗;刘勇;潘成胜;;分布式故障检测技术在双独立互联系统中的应用[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5 |
颜秉勇;田作华;施颂椒;;非线性摄动时滞系统的H_∞/H_-鲁棒故障检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6 |
王傲胜;曹小荣;;故障检测综述[J];煤矿机械;2008年03期 |
7 |
唐菊琴;;计算机故障检测与定位[J];福建电脑;2011年06期 |
8 |
邹振宇;;计算机常见故障检测及维护[J];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07期 |
9 |
陶仁骥;;组合电路的故障检测[J];电子计算机动态;1975年07期 |
10 |
叶银忠;潘日芳;蒋慰孙;;过程系统的在线故障检测、诊断和预报技术(一)[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8年02期 |
11 |
叶银忠;潘日芳;蒋慰孙;;过程系统的在线故障检测、诊断和预报技术(四)[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8年05期 |
12 |
周东华,席裕庚,张钟俊;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1年01期 |
13 |
李渭华;萧德云;方崇智;;基于数学模型的故障检测与分离技术[J];控制与决策;1992年06期 |
14 |
彭新光,陈衍翊,王崇才;可编程序逻辑阵列的伪穷举故障检测[J];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15 |
李界家,柴天佑;辨识及故障检测技术在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的应用[J];自动化学报;1998年02期 |
16 |
杨学贤,张群英,韩月秋;信号故障检测的自相关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年01期 |
17 |
牛尔卓;王青;董朝阳;王明明;;马尔可夫跳变系统的鲁棒故障检测与时域优化[J];控制与决策;2014年02期 |
18 |
王文辉,周东华;基于定性和半定性方法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05期 |
19 |
李界家,吴成东,朱栋华,阎焕忠;最小二乘辨识算法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仪表;2003年04期 |
20 |
史岩;齐晓慧;;基于故障检测滤波器法的飞行控制系统故障检测[J];兵工自动化;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