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虚拟物流中心构建的管理理论研究

李芳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现代物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货物全球化生产、网络化配送销售的一项重要增值服务。它不仅改变了生产贸易和运输方式,而且对生产运营和配送销售的传统思想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物流的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的无缝结合已成为现代物流需求的首要目标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现代物流的发展也伴随着虚拟物流企业和组织的探索和诞生,呈现出虚拟化的发展趋势。 正是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奠定了现代物流虚拟化发展的技术基础,同时也正是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引导了客户的需求,推动了物流虚拟化的进程。现代物流的虚拟化发展趋势为众多物流企业提出了组建虚拟物流企业的物流模式。虚拟物流企业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企业合作网络来整合各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为物流委托方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最终达到合作各方“共赢”的目的。要提供物流服务,要适应现代物流的虚拟化发展趋势,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组建虚拟物流中心,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方向。 主要进行的研究有:针对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物流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给出了虚拟物流中心的确切定义,对虚拟物流中心的性质、特征以及其与传统物流中心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为虚拟物流中心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构建虚拟物流中心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并对这三个关键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虚拟物流中心的组织结构设计、技术平台以及信息技术结构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虚拟物流中心构建的一整套流程和方法。 本论文研究的经济意义和学术意义:现代物流的虚拟化发展趋势为物流企业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虚拟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核心组织是虚拟物流中心。目前,虽然虚拟物流中心的概念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以及互联网上也出现过,但是有关其确切的定义、性质、职能以及构建理论和方法,国内外专家学者几乎没有给出。为此,本文针对现代物流的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期望能够在虚拟物流中心的研究上给出较为系统的思路和方法,为研究虚拟物流中心初步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的创新之处: 给出了虚拟物流中心的确切定义 对虚拟物流中心的性质、职能、运作模式及关键成本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了构建虚拟物流中心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提出了构建虚拟物流中心的系统方法和理论 提出虚拟物流中心的技术框架体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田宇;虚拟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张燕;;虚拟多式联运企业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09期
3 杜苏,朱祖平;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2期
4 胡立君;虚拟企业的竞争战略初探[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5 贾平,韩迎;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1年12期
6 赵磊;马唯为;;西方虚拟企业理论述评[J];中外企业家;2002年04期
7 张承耀;狭义虚拟企业的内涵[J];企业管理;2003年04期
8 李焱,马文秀;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虚拟企业[J];经济论坛;2004年21期
9 黄娟,冯良清;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的障碍分析[J];经济论坛;2004年23期
10 包国宪,李文强;浅议虚拟企业文化塑造[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1期
11 朱小平,叶友,赵宏,聂尚君,张百祥;虚拟企业会计问题研究[J];审计月刊;2005年06期
12 刘美玉;虚拟企业对我国管理组织的几点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0期
13 张婧;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主流企业模式——虚拟企业[J];改革与战略;2000年01期
14 宋路军;虚拟企业——信息时代的新型企业[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06期
15 张婧;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主流企业模式──虚拟企业[J];市场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16 严安;;虚拟企业——21世纪企业形态的主流[J];中外企业家;2000年09期
17 程春梅,张凤新,李彤煜;虚拟企业的未来模型[J];辽宁经济;2001年01期
18 黄志斌,万伦来;发展虚拟企业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年03期
19 宋雪梅;试论21世纪的虚拟企业[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0 张晓昆,范平;虚拟企业边界探微[J];经济论坛;2003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南生;;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册暨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1963-2003)[C];2003年
2 包国宪;张晓兰;;基于服务科学的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陈刚;李健;;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A];“创新模式、科学发展、汇聚共识、合作共赢”——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生产资料与商贸流通高峰论坛会刊[C];2011年
5 姚珺;宁汝新;;面向虚拟企业实现协同产品创新[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崔丽华;;IT给物流带来的变革[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周德;;电子商务与数字化物流[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谦;齐二石;;虚拟企业模式在我国离散型中小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简介[A];第七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3年
10 田中禾;廖祖冬;;私人利益假设下的虚拟企业合作机制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芳;虚拟物流中心构建的管理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2 何满辉;基于网络集市的虚拟企业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陈一鸣;虚拟企业建立及运行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4 曾小青;基于多智能体的虚拟企业协同生产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郑文军;虚拟企业的组织特性与管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6 张喜征;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高晚欣;虚拟企业构建及利益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苑清敏;虚拟制造企业稳定运行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胡正华;虚拟企业运作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10 周伟;基于多智能体协作的虚拟企业任务调度和冲突消解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子龙;构建虚拟企业[D];湘潭大学;2001年
2 杜海;虚拟企业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骆傲忠;THR公司虚拟企业模式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邵先军;虚拟企业运行机制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张为峰;e时代虚拟企业构建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6 严峰;虚拟企业的伙伴选择及管理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乔宪木;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赵培勇;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9 王莹;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评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江志华;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法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专家组;利用科技信息 建设高效货运物流网络[N];中国交通报;2008年
2 记者 邓少华 朱宇;架起宁波与武汉物流大通道[N];宁波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隋秀勇 王文 王代林;4万亿元拉动大需求 物流“熊市”现转机[N];现代物流报;2008年
4 记者 卓尔;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召开五届二次理事会[N];现代物流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徐美霞;“点线网”科学管理模式助推盛辉物流不断成长壮大[N];现代物流报;2008年
6 ;跑运输起家的女总裁[N];现代物流报;2008年
7 记者 郭复兴;喀什市打造物流加工基地[N];新疆日报(汉);2008年
8 顾定槐;化工物流机遇大于挑战[N];市场报;2008年
9 ;郑明强:做中国最好的电器物流商[N];现代物流报;2008年
10 任会斌;锡乌铁路或成东北物流大通道[N];商务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