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物流中心构建的管理理论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现代物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货物全球化生产、网络化配送销售的一项重要增值服务。它不仅改变了生产贸易和运输方式,而且对生产运营和配送销售的传统思想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物流的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的无缝结合已成为现代物流需求的首要目标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现代物流的发展也伴随着虚拟物流企业和组织的探索和诞生,呈现出虚拟化的发展趋势。
正是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奠定了现代物流虚拟化发展的技术基础,同时也正是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引导了客户的需求,推动了物流虚拟化的进程。现代物流的虚拟化发展趋势为众多物流企业提出了组建虚拟物流企业的物流模式。虚拟物流企业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企业合作网络来整合各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为物流委托方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最终达到合作各方“共赢”的目的。要提供物流服务,要适应现代物流的虚拟化发展趋势,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组建虚拟物流中心,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方向。
主要进行的研究有:针对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物流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给出了虚拟物流中心的确切定义,对虚拟物流中心的性质、特征以及其与传统物流中心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为虚拟物流中心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构建虚拟物流中心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并对这三个关键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虚拟物流中心的组织结构设计、技术平台以及信息技术结构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虚拟物流中心构建的一整套流程和方法。
本论文研究的经济意义和学术意义:现代物流的虚拟化发展趋势为物流企业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虚拟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核心组织是虚拟物流中心。目前,虽然虚拟物流中心的概念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以及互联网上也出现过,但是有关其确切的定义、性质、职能以及构建理论和方法,国内外专家学者几乎没有给出。为此,本文针对现代物流的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期望能够在虚拟物流中心的研究上给出较为系统的思路和方法,为研究虚拟物流中心初步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的创新之处:
给出了虚拟物流中心的确切定义
对虚拟物流中心的性质、职能、运作模式及关键成本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了构建虚拟物流中心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提出了构建虚拟物流中心的系统方法和理论
提出虚拟物流中心的技术框架体系
|
|
|
|
1 |
田宇;虚拟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
2 |
张燕;;虚拟多式联运企业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09期 |
3 |
杜苏,朱祖平;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2期 |
4 |
胡立君;虚拟企业的竞争战略初探[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
5 |
贾平,韩迎;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1年12期 |
6 |
赵磊;马唯为;;西方虚拟企业理论述评[J];中外企业家;2002年04期 |
7 |
张承耀;狭义虚拟企业的内涵[J];企业管理;2003年04期 |
8 |
李焱,马文秀;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虚拟企业[J];经济论坛;2004年21期 |
9 |
黄娟,冯良清;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的障碍分析[J];经济论坛;2004年23期 |
10 |
包国宪,李文强;浅议虚拟企业文化塑造[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1期 |
11 |
朱小平,叶友,赵宏,聂尚君,张百祥;虚拟企业会计问题研究[J];审计月刊;2005年06期 |
12 |
刘美玉;虚拟企业对我国管理组织的几点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0期 |
13 |
张婧;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主流企业模式——虚拟企业[J];改革与战略;2000年01期 |
14 |
宋路军;虚拟企业——信息时代的新型企业[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06期 |
15 |
张婧;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主流企业模式──虚拟企业[J];市场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
16 |
严安;;虚拟企业——21世纪企业形态的主流[J];中外企业家;2000年09期 |
17 |
程春梅,张凤新,李彤煜;虚拟企业的未来模型[J];辽宁经济;2001年01期 |
18 |
黄志斌,万伦来;发展虚拟企业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年03期 |
19 |
宋雪梅;试论21世纪的虚拟企业[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
20 |
张晓昆,范平;虚拟企业边界探微[J];经济论坛;2003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