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模糊理论在超高压线路保护中应用的研究

成敬周  
【摘要】:模糊数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在电力系统获得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也相继开展。本文在分析了模糊基本原理及现有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故障选相的新原理。该原理使用小波提取相应频段暂态信号特征,对提取的信号特征进行相关分析,使用模糊集合对相关系数的隶属度综合评判进行选相。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电力系统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算法,用滤波后的采样值对幅值、单端及双端相位、功率等识别判据建立相应的相似性测度及模糊隶属函数,并进行了模糊集综合算法识别线路故障性质。探讨了CPLD/FPGA 与DSP 构成的各种硬件方案在模糊保护中的应用,包括DSP 的外围芯片式、专用信号处理芯片式及片上系统式,并提出多DSP 并行处理式的设计方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国华;模糊理论在焊缝缺陷质量等级评定中的应用研究[J];无损检测;1998年02期
2 游林儒,张晋格,王炎;一种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及其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谢鲲,马修真,王长安;12V180柴油机性能试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陈遵银,韩兆福;模糊理论在平显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01年02期
5 张志霞,陈永锋,邵必林;层次模糊决策模型在公路交通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孟晓琳;刁鸣;茅玉龙;陈建军;;基于模糊理论的雷达信号类型识别方法[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6年05期
7 刘琛;张有东;;基于模糊理论的塔机液压顶升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煤矿机械;2007年08期
8 苗冰;闫慧;王仲奇;;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8年03期
9 乔园园;李太富;;模糊理论在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10 周政;黄子俊;蔡益朝;程炎;;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的雷情系统故障诊断研究[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1 熊朝坤;张礼达;张彦南;;基于专家系统的水轮机故障诊断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01期
12 刘浩;陈自力;;基于模糊理论的交叉路口控制策略[J];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13 朱红高;;图像边缘检测技术研究现状[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01期
14 杜亮;;基于模糊理论的自航水雷作战效能综合评判[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7期
15 荣涵锐,郑曦东,高清,马玉林;模糊理论在零件加工误差源诊断中的应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6 张云,王家平,周继烈,郑良桂;电火花加工中的模糊控制技术[J];机械;1997年03期
17 朱清峰,黄惟一;应用模糊理论提高力觉临场感遥控作业系统的操作性能[J];自动化仪表;1999年05期
18 梁工谦,雷阎正;基于模糊理论的企业动力系统最优有效度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03期
19 仲伟秋;王海超;;模糊优选法在工艺规程优化上的应用[J];散装水泥;2003年05期
20 周守西,李柱国,杨慧,霍华,陈士玮;模糊理论在大型空气压缩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润滑与密封;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加祺;赵珣;张峰;;模糊理论在蓄电池充电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2 俞树荣;施哲雄;王志文;;含缺陷压力容器完整性的模糊综合评判[A];第四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3 乔园园;李太富;;模糊理论在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4 韩东;杨进佩;薛奇;;模糊理论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的应用[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刘晓东;;基于AFS代数和AFS结构的模糊理论[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鲁剑锋;吴川;;基于模糊理论的自适应阈值实时DSP系统[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戴光武;都洪基;贾磊;张晓萍;;基于模糊理论和故障树的连锁故障分析方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8 苏有财;谷婷;朱勇;白志勇;;模糊理论在隧道施工阶段围岩等级划分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罗小明;杨惠鹄;;二元模糊比较法及其在军事指挥决策中的应用[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10 蔡怀平;陈英武;;模糊风险分析方法的应用与评价[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庆明;六相输电线的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D];天津大学;2008年
2 孙力;基于模糊理论的化工过程多目标优化集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杨鑫;智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方艮海;产品可靠性评估中的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梁剑;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站资源配置决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刘英平;绿色设计评价方法研究及其在水利机械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7 刘洪波;基于模糊理论的城市供水系统运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胡圣武;基于模糊理论的GIS质量评价与可靠性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9 罗鑫;公路隧道健康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杨祖元;城市交通信号系统智能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敬周;模糊理论在超高压线路保护中应用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2 赵克;段修机车柴油机性能检测及诊断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常小会;亳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方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祁治;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关联规则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5 孙辰军;基于模糊理论的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6 伍洋;项目组合管理的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周辉军;基于模糊理论的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高振坤;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的股票指数收益率预测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9 张晋;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方案评价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苏会勇;国际房地产直接投资资产分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 鸣;错位的“模糊理论”[N];中国质量报;2004年
2 唐得胜;学会用现代数学解决军事问题[N];解放军报;2006年
3 ;基于SOC/IP的智能传感器设计研究(上)[N];电子报;2007年
4 冯永芳;和谐社会中的模糊哲学[N];中山日报;2008年
5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及其系统开发[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许森;用发展的眼光看专业“对口”[N];解放军报;2004年
7 记者  李含;在科学的殿堂中追求完美[N];新清华;2006年
8 林鸣;“理论上”“理论下”[N];中国质量报;2006年
9 姜澎;智能软件传承品牌风格[N];文汇报;2008年
10 记者 刘宏;模糊技术具有强大生命力[N];江西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