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直读仪表校验方法研究
【摘要】:定期校验是保证仪表完好、准确、可靠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目前校验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校验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校验仪表的新机理,推导出视点固定算法,优化了直读仪表指针和分度线定位的算法,提出了表盘元素符号的识别法,并分析了各项误差的来源,展望了在电力系统拓展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
从计算机视觉能替代人的工作出发,提出了指示仪表全自动校验的新方案。方案以计算机视觉和“以源检表”为基础,由软件控制测试标准源、仪表偏转图像采集和仪表示数识别,在时间上相互配合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集光、电、测量和计算机处理为一体,完成被校验仪表自动驱动、读数和误差分析。
针对仪表读取准则要求的视点动态移动问题,分析了仪表成像的几何模型,提出了替代机械移动视点,满足读表准则的固定视点成像模型,减小了校验过程中由视角变化可能产生的读数偏差。
对仪表表蒙引起光线反射的干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同态滤波消除噪声干扰的方法。总结了图像分割的方法、基于直方图的最佳门限值和最大方差比法,研究了分割表盘图像的自动最佳阈值算法。
利用投影和截口技术,结合边缘检测对指针和分度线的识别区域进行了快速定位。研究了直线参数的估计方法,提出了最小二乘方法和点-弧线投影极值检测新算法。点-弧线极值投影算法可同时拟合多条直线,并能区分分度线的长短,对分度线断续、孤点噪声干扰不敏感,对标度尺均匀和非均匀分布的直读式仪表同样适用。
分析了仪表表盘识别的关键元素的形状特征,提取图像中标记后的颗粒目标的长度比、紧密性和简单度三个特征不变量,应用RBFNN实现了表盘关键元素的自动分类。
通过对指针式仪表校验系统性能测试,证明系统稳定性好,对噪声不敏感,整体性能满足工程要求。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工仪表识别技术,不仅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仪表的校验,而且将在变电站的电力参数动态获取和状态监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
|
|
|
1 |
王侃伟,方宗德,曹双胜;基于边界斜率的列车零部件形状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5期 |
2 |
马玉真;陶立英;王新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6年01期 |
3 |
程琼;庄留杰;;基于计算机视觉步态识别系统的方法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4 |
张宏;谭跃刚;;图像分割在工件图像视觉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08期 |
5 |
刘雄雅;徐志刚;;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汽车安全可行区域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1期 |
6 |
张洪;熊汉伟;张湘伟;;视触觉结合的雕塑形体快速造型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12期 |
7 |
张奇志;周亚丽;;基于SIFT特征的单训练样本人脸识别[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8 |
王丰元,孙壮志,高帆,周一鸣;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交通事故现场测量系统[J];汽车工程;1998年04期 |
9 |
卫飞飞,王剑,赖荣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铁路罐车容积检定[J];铁道技术监督;2005年07期 |
10 |
吴春凌;;生产线零件编号检测系统的计算机视觉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6年04期 |
11 |
但堂咏;熊会元;;岸边桥式起重机电子防摇中的计算机视觉测量系统[J];起重运输机械;2006年09期 |
12 |
王磊;吴晓娟;俞梦孙;;驾驶疲劳/瞌睡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7年01期 |
13 |
鲁新国;王琰;杨大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线性摄相机标定技术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14 |
刘成;马瑾;李一兵;鲁光泉;刘昶;刘锋;王建利;;基于空间圆三维重建的车辆定位方法[J];汽车工程;2008年08期 |
15 |
杨雪荣;张湘伟;成思源;黄曼慧;;视觉测量中的相机标定方法进展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03期 |
16 |
韦穗;计算机视觉[J];机器人;1992年04期 |
17 |
富煜清,林峰,胡学龙;模型基计算机视觉中的假设-验证策略[J];东南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18 |
薛延学,张二虎,吴学毅;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印刷包装品缺陷检测系统[J];包装工程;2004年05期 |
19 |
姜庆胜,计时鸣,张利;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机械零件平面曲线检测和识别研究[J];机电工程;2005年07期 |
20 |
杨忠根,张振,夏正敏;应用于双线性问题的无变换正则化[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