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模原理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研究
【摘要】:
针对典型的工业过程对象,本文首先阐述了常规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然后从鲁棒控制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模型不确定性信息、鲁棒稳定性和性能指标、鲁棒控制器的设计入手,利用范数有界模型不确定性描述法设计出了基于内模控制原理的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器。本文将模型中的纯滞后环节采用二阶非对称Pade近似法并首次应用于FOPDT和SOPDT过程共八种系统中,并采用兼顾鲁棒性和性能的ISE-M整定方法导出了IMC-PID控制器的解析公式和滤波器参数整定结果。最后,将文中讨论的整定方法应用到火电厂增压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系统中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鲁棒控制系统只有滤波器的时间常数是需要整定的参数,方法比较简单,并且在系统特性变化的情况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
|
|
|
1 |
梅华,孙建平,李鹏;内模控制系统的鲁棒机理分析[J];电力情报;2001年03期 |
2 |
傅建国,郭庆鼎,唐光谱;直线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位置控制器H_∞鲁棒性能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1年03期 |
3 |
卢松玉;徐国峰;;时滞系统鲁棒IMC-PID控制器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
4 |
喻晓红;刘永春;张修军;;二自由度内模控制抗扰及鲁棒性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5 |
王蕾蕾;王孟效;;Fuzzy IMC—PID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32期 |
6 |
曾振平,陈增强,袁著祉;确保鲁棒性能的PID控制器参数域的一种确定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5年04期 |
7 |
杨吉文;顾诞英;张卫东;;鲁棒性可调的主动队列管理PI控制器的解析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8 |
章萌;章卫国;李建;宁东方;;含极点配置的H_2/H_∞控制在飞控系统中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8年05期 |
9 |
陈一秀;王永初;;永磁直线电机的H_∞鲁棒控制系统设计[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0 |
回立川;林辉;;拟合迭代学习数据的工业过程控制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年06期 |
11 |
王广雄;;控制系统的μ综合[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92年01期 |
12 |
杨志勇,王广雄;病态对象的鲁棒性能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8年04期 |
13 |
张利军,李春文,程代展;参数不确定马尔可夫跳变系统的鲁棒适应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5年09期 |
14 |
杜永峰;刘彦辉;李慧;;智能隔震结构控制算法Simulink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18期 |
15 |
严运彪;何广军;杨立耀;;H_∞控制理论在雷达导引头伺服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火控雷达技术;2008年03期 |
16 |
李洪科;黄麟舒;;卫星通信天线伺服系统的离散滑模控制算法研究[J];测控技术;2010年03期 |
17 |
张晓峰;祝小平;杨军;;摆动喷管控制导弹回路成形自动驾驶仪设计[J];飞行力学;2010年06期 |
18 |
宋宜斌;一种单神经元自适应伺服控制器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年03期 |
19 |
钟舜聪,李升平,孙智娟;基于回路成形法的鲁棒控制器设计[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20 |
张军;裴润;刘福才;裴辛哲;;离散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