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与职业发展研究

任福战  
【摘要】: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产出,其职业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大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关注重点。近年来,虽然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职业期望、职业发展、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等要素进行了孤立研究或部分研究,但是缺少对这些变量进行整体研究。因此,探讨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与职业发展的关系,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变量概念的内涵出发,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职业理论、职业期望理论、职业价值观理论、职业自我效能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和职业成熟度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剖析,在对以往研究的相关模型和量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与职业发展概念模型。借助质性研究方法,从深入访谈和观察入手,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编码和演绎,结合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成熟的量表,编制了《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与职业发展调查问卷》。从信息极大熵准则入手,研究极大熵准则下随机变量的分布规律;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构建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与职业发展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PLS和LISREL建模方法的比较研究,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奠定方法基础。在理论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进行研究,创立了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指数的基本理论。 本文在制定科学的调查程序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对收集到的1102份有效调查问卷,借助Excel2007、SPSS17.0、AMOS17.0和SIMCA-P12.0软件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构方程模型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优度检验和路径系数检验,是一个符合建模要求与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为理论分析和提出建议提供了数据依据。 本文创新性地将主成分回归赋权方法和熵权值赋权方法有机地在一起,形成了基于主成分回归的熵权值赋权方法,既解决了多重共线问题,又实现了携带最大信息量,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模糊综合评价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指数研究奠定了方法基础。 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包括:通过开展理论创新研究,丰富了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与职业发展理论;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填补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评价理论的空白;创立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指数理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高校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指导;对于用人单位怎样为大学生搭建职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引导大学生实现职业发展,促进用人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大学生个人通过合理调整高等教育期间的人力资本投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个人的满意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贾春海;;论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本投资与发展[J];机电兵船档案;2001年05期
2 陈翔鹰;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张斌;浅析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教育投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张玉蓉,刘陆克,蒋宾先;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王勇明,赵蕾;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差异的比较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胡继连;;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农村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7 赵同亮;陈锦锦;;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8 侯阳阳;郭正涛;;广东失地农民补偿机制研究——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袁持平 ,胡军 ,杭全平;包含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J];教育与经济;1992年04期
10 吴超林,袁锐锷;正确认识人力资本投资的高等教育[J];教育与经济;1997年02期
11 周怀峰;人力资本投资与我区国有工业企业的发展[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S2期
12 吕其明;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J];学习导报;2001年09期
13 申秀富;人力资本投资与远程教育模式[J];行政论坛;2003年02期
14 谢勇,徐倩;浅论收入分配差距对中国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4年01期
15 刘芸;差异化的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J];决策咨询;2004年10期
16 赵妮娅;人力资本投资:西部大开发新的战略选择[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17 宁熙,朱晓明,蒋科瑛;人力资本产权残缺:诠释浙江—陕西经济增长之谜[J];人口与经济;2005年04期
18 包迪鸿;研究生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导向[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0期
19 高越;人力资本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J];学术界;2005年06期
20 沈忱;;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鸣政;饶伟国;;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考[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廖娟;;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模型的演变及其新进展[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超;李芳;;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本投资[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来;李雅婷;;基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人才规划战略[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吉成;;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本开发中的战略地位[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王玉崑;廖明华;;人力资本理论与教师专业化发展[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成;刘子兰;;养老金计划、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研究[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8 李晓红;龙游宇;;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李晓红;罗敏;;转型中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徐庚;;人力资本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福战;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与职业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2 李小胜;创新、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4 李晓纯;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9年
5 赵海;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唐代盛;人力资本风险投资的理论框架及决策条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7 蔡承彬;教育型人力资本发展失衡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夏德孝;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杜娟;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和教育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邱丰;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伟娜;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跃华;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冯倩倩;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学组织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周雨;关于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问题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胜;思想政治教育投资问题分析及建议[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陈鹏;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原因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刘京豫;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朱璐璐;制造业外来务工人员人力资本投资及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毛樟龙;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收益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余惠利;四川省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玫;温州出台新规对人力资源转变为资本进行“量化”[N];经济日报;2006年
2 记者 蔡鸿德;人力资本投资不容忽视[N];组织人事报;2001年
3 傅勇;人力资本投资缘何不足[N];上海金融报;2006年
4 研究生院 刘迎秋;着力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谈萧;给人力资本出资以法律地位[N];经济参考报;2005年
6 任育农;人力资本投资事关地区经济发展大局[N];新疆日报;2004年
7 刘迎秋;人力资本:新时期最重要的经济活力源泉[N];人民日报;2008年
8 岳钢;细分员工:人力资本投资的试金石[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曹敏(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浅谈人力资本在民航人才战略中的重要性[N];中国民航报;2005年
10 徐明;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N];经济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