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膨胀堇青石材料的研究
【摘要】:
本课题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堇青石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因素,主要包括组成点选取、原料控制、烧成制度、成型方法、晶核剂以及气孔率等。结果表明,为获得优质的堇青石材料,应选用低碱含量的原料,组成点一般控制在理论组成点略偏向于氧化镁和氧化铝侧。另外,对烧成工艺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习惯集中在烧成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度等因素的研究,缺乏对烧成曲线本质上的改进。本课题除对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以外,还通过对不同形式的烧成曲线的对比实验,提出一种新型的合成优质堇青石材料的烧成曲线。针对堇青石成核困难的问题,本课题详细研究了添加不同量堇青石熟料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熟料微粉在烧成反应中可作为晶种促进堇青石晶核的形成。利用新型的烧成曲线,在实验确定的基础配方并添加10%熟料的条件下合成了热膨胀系数为1.6~1.8×10-6/℃(Rt ~800℃)的堇青石材料。前人在探讨气孔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时主要是理论分析,本文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气孔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一定数量均匀分布的小气孔确实对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有利,但气孔率太高则影响材料性能,一般控制在40%左右最好。前人提出急冷可降低堇青石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的不一致,本文以理论作了解释。本课题确定的基础配方,高温时玻璃相组成不是纯石英玻璃,而是普通硅酸盐玻璃,其热膨胀系数远大于堇青石,导致急冷后材料整体热膨胀系数增大。
|
|
|
|
1 |
段满珍,李如椿,陈嘉庚;烧成曲线对合成堇青石热膨胀系数的影响[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2 |
李建勇,S.M.Naga;含稻壳灰的低热膨胀蜂窝堇青石[J];国外建材科技;1997年01期 |
3 |
曾令可;李得家;刘艳春;王慧;程小苏;刘平安;税安泽;;片状结构堇青石粉体制备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01期 |
4 |
李月明;黄丹;廖润华;王竹梅;张玉平;;透锂长石-堇青石复相低膨胀陶瓷材料的研究[J];中国陶瓷;2008年04期 |
5 |
吴爱军,陈人品,陈明藻;陶瓷窑用堇青石质推板砖的研制[J];耐火材料;1996年05期 |
6 |
周敏,阮玉忠,于岩,王成勇,叶东忠;堇青石/莫来石比值对硅微粉结合莫来石-堇青石窑具材料结构与性能影响[J];中国陶瓷;2003年05期 |
7 |
谢志勇,梁辉,徐明霞,徐廷献;溶胶-凝胶法制备堇青石粉体的固相反应过程和烧结性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4年04期 |
8 |
饶瑞,孙国才,崔万秋;堇青石在红外辐射陶瓷材料中的应用[J];中国陶瓷;1998年02期 |
9 |
刘晓芳,张枫,孙华君,郑锦霞,徐庆,陈文;合成方法对堇青石的结构和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J];陶瓷学报;2002年02期 |
10 |
田国辉,张国,于长华,付宏刚,刘宝珠;堇青石质蜂窝陶瓷载体表面改性前后的SEM和EDS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3年06期 |
11 |
代刚斌,李红霞,杨彬,王新福;绿泥石对堇青石材料烧成和性能的影响[J];陶瓷;2003年02期 |
12 |
袁旭暄,贾德昌,周玉;堇青石陶瓷烧结工艺及机理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3年06期 |
13 |
王少洪,周和平,陈克新;高频片式电感用堇青石陶瓷材料的低温烧结和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2期 |
14 |
王艳丽,沈菊云,陈学贤,缪之训;粉体烧结法制备堇青石基微晶玻璃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1年02期 |
15 |
刘清雅,刘振宇,范建;涂敷Al_2O_3的蜂窝状堇青石负载CuO催化剂上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J];催化学报;2005年01期 |
16 |
曾国辉;;添加剂对合成堇青石的影响[J];佛山陶瓷;2006年04期 |
17 |
;堇青石多孔瓷制造方法[J];电瓷避雷器;1988年04期 |
18 |
郭爱忠,郭向东;蜂窝陶瓷用堇青石的研制[J];河北陶瓷;1997年04期 |
19 |
于岩,阮玉忠,吴任平,周敏;反应温度与时间对铝型材厂工业污泥合成堇青石材料的得率与晶相结构影响[J];结构化学;2004年08期 |
20 |
缪斌;堇青石基低膨胀陶瓷材料研究[J];现代技术陶瓷;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