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纳米材料数据库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陆翠敏  
【摘要】: 根据纳米材料的资料特点及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建立纳米材料数据库系统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基于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特点,提出了纳米材料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案。研制的数据库系统分三部分,包括:基本知识的综述部分、成果展示部分和辅助技术开发部分。根据设计方案进行了相关资料(包括基本知识资料、实验资料、性能预测资料)的收集与加工。在基本知识资料的的收集加工中,制成了纳米材料数据库系统的的基本库表,并在作者允许的范围内首次给出了最为全面的几个库表(比如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制备因素等)。在实验资料的收集加工中,经理论和实验分析,提供了在纳米材料的八种制备方法中影响制备过程和制备性能的最佳因素控制值,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表,同时根据控制因素的取值原则建立了相应的知识库。在性能预测资料的收集加工中,本文根据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建立了一种组合模型,并通过模型对纳米材料的力学、热学性能参数的尺寸效应进行研究,进而建立了相应性能—粒径公式。通过计算机与已有的实验数据比较,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和所给出公式的可靠性。 研制的纳米材料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功能。通过纳米材料数据库系统中的基本知识综述模块,可以进行纳米材料基本知识的查询。通过成果展示模块可以进行纳米材料相关成果、发表的文章、科研项目以及专利的查询。纳米材料辅助技术开发模块包括纳米材料的资料录入、材料查询、制备预测专家系统和性能预测。通过制备预测专家系统可以对因控制控制因素值变化而使得制备结果可能的变化进行预测。此专家系统的建立使研究人员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的理论分析大有裨益,对实验结果导向的预测成为可能。利用性能预测模块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对各种力学、热学性能参数进行尺寸效应的理论计算。纳米材料数据库系统的的建立将为纳米材料的研究和进一步开发提供服务平台。 最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实验对数据库系统的实用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数据库的运行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文自立;新兴纳米功能材料[J];青海科技;1995年04期
2 朱念,朱建国,朱果扣;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开发[J];今日科技;1996年10期
3 唐电,陈士仁,蔡传荣,王平;Ti-17%Si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形态与结构特点[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年02期
4 全宏声;用纳米材料对士兵进行生化防护[J];材料工程;2001年12期
5 李景新,黄因慧,沈以赴;纳米材料的加工技术[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3期
6 刘伯元,黄锐,赵安赤;非金属纳米材料[J];中国粉体技术;2001年01期
7 吴烈善,王瑛辉,薛柳;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J];矿产与地质;2001年06期
8 杨砚儒;纳米材料研究现状及应用[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9 崔凯;我校成为新加坡纳米材料科技公司股东[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马剑华;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J];温州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1 吴春华,赵黔蓉,张加研;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02年04期
12 马运柱,范景莲,熊翔,黄伯云,汪登龙;几种常见制备纳米粉末的方法[J];有色金属;2002年04期
13 王帆,宋晓秋,柳翱,李宏涛;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化学和医学方面的应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14 孟弘;纳米材料制备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3年04期
15 方克明,邹兴,苏继灵;纳米材料的透射电镜表征[J];现代科学仪器;2003年02期
16 刘东亮,栾道成;纳米结构材料热稳定性分析[J];化工时刊;2004年02期
17 曹标,陈明;纳米材料及其检测技术[J];检验检疫科学;2004年01期
18 陈伯华;“纳米材料”可助农业增产[J];山西农业;2004年05期
19 张人韬;含氟乳胶及纳米材料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4期
20 王宝和;张伟;;纳米材料干燥技术进展(三)[J];干燥技术与设备;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德;;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表征[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委会2011年年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宁;李晨;;单步水热法合成空心Fe_3O_4磁球纳米材料的探讨[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车顺爱;;纳米材料在pH响应性药物释放中的应用(特邀报告)(英文)[A];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6 周素红;姚蓓;芦庆新;陈颖;程晓松;;纳米材料的测量技术[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赵廷凯;柳永宁;朱杰武;;纳米材料概述[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8 董丽杰;李琦;张俊俊;孟雅娟;何至青;熊军;熊传溪;;大分子诱导多功能纳米材料的自组装[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李莉;李兰兰;魏子栋;;电沉积纳米材料研究现状[A];2004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钱逸泰;;纳米材料的低温化学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斌;特殊形貌TiO_2/钛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生成机理[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何开华;低维氮化硼纳米材料中杂质和电场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苏勇;一维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气相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宋运涛;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金兴;不同结构In_2O_3基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气敏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郭明义;硅基多孔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药物传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公茂刚;低维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及浸润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侯士丽;硫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晓东;准一维SiC和Si_3N_4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弘楠;一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翠敏;纳米材料数据库系统的研制与开发[D];河北理工学院;2003年
2 章定恒;水滑石前体法制备Fe掺杂ZnO纳米材料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3 宋虎;三羰基锝标记富勒醇的制备及其生物体内行为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4 朱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组装[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辰方;纳米材料对人体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6 张晶晶;部分超顺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基于MRI的生物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钱昆;功能化多孔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8 伍旭;基于纳米材料的肿瘤活体荧光成像以及光动力学治疗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李婧;硒化镉(CdSe)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晃清;ZrO_2:RE纳米材料发光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封;纳米材料是涂料的好帮手[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杭州科瀚盟公司 黄海;正确认识纳米材料在纺织上的应用[N];中国纺织报;2008年
3 记者 方彬楠 通讯员 周麦玲;纳米材料绿色打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怀柔[N];北京商报;2010年
4 记者 冯永锋;我纳米材料领域获重要突破[N];光明日报;2000年
5 刘菊花;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 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6 胡爱武 傅志红;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N];中国包装报;2004年
7 罗刚;神奇的纳米材料安全吗[N];健康报;2005年
8 仲科;科技部部署纳米材料研究项目[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刘英楠;新方法捕获纳米材料详细信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10 记者 王大军;纳米材料有助微观诊断[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