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主要特性与外源螯合剂对龙葵富集镉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等相关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而采取何种方法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会造成土壤质量的下降,农作物产量的减少,并可能间接污染地下水或地表水及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危害等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找到合适的污染土壤修复方式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探索了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采用盆栽种植的方式,选取龙葵作为供试植物,系统的研究了土壤质地、碳氮比和有机质三种土壤特性及土壤单镉污染与原位污土镉复合污染下外源添加螯合剂对龙葵富集土壤重金属镉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植株地上、下部重金属Cd含量、植株地上部带走Cd量、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相同Cd投加浓度时,不同质地、碳氮比、有机质和螯合剂处理下,植株地上、下部Cd含量、富集系数均表现为砂土粘土壤土,25:135:115:1,2%4%6%和EDTAEDDS对照;但植株地上部带走Cd量分别以壤土,碳氮比25:1,有机质6%和EDTA处理为最高;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为砂土壤土粘土,碳氮比25:135:115:1,有机质2%4%6%,EDTAEDDS对照;地上部生物量分别以壤土,碳氮比15:1,有机质6%和螯合剂对照处理为最高。
随着Cd浓度的增大,在相同质地、碳氮比、有机质和螯合剂处理下,植株地上、下部Cd含量、植株地上部带走Cd量除粘土、砂土先增后降外,其他处理均呈增加趋势,且土壤有效态Cd含量也随之增大,但富集系数随之减小,粘土、壤土和砂土三种质地下,植株地上、下部富集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60.14~0.55,90.83~0.46,142.22~0.67;16.94~1.10,58.17~1.02,99.26~1.25,碳氮比15:1、25:1和35:1下,地上、下部富集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93.67~0.61,111.83~0.69,110.17~0.69;37.50~1.04,50.33~1.17,58.00~1.12,土壤有机质2%、4%和6%下,地上、下部富集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84.44~0.43,78.74~0.42,76.06~0.41;54.51~1.00,51.07~0.97,49.79~0.95,而对照、外源添加EDTA和EDDS下,地上、下部富集系数变化范围则分别为90.83~0.46,113.70~0.57,113.28~0.54;58.17~1.02,68.22~1.27,64.94~1.23;当Cd投加浓度大于20~40mg kg-1时对龙葵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原位复合污染土壤下,原污土1(Cd、Cu污染)与原污土2(Cd、Pb、Cu、Zn污染)的地上、下部植株Cd含量、富集系数、土壤有效态Cd量以及地上部带走Cd量的效果均表现为EDTAEDDS对照;而原污土1与原污土2的地上部生物量表现为对照EDDSEDTA。
|
|
|
|
1 |
上野景平;白木;;四、螯合剂[J];化学试剂;1984年05期 |
2 |
杨德讬,况成部;清洗剂用螯合剂的研究现状[J];现代化工;1985年02期 |
3 |
顾懋槐;;介绍一类新型螯合剂——多氮杂环烷多羧酸[J];化学通报;1985年03期 |
4 |
李荣昌,陈宝卫,王夔,吴永慧,王祥云;螯合剂与牛血清白蛋白竞争镉作用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年07期 |
5 |
朱宪;高萤光新型螯合剂[J];化学世界;1988年12期 |
6 |
郭利,刘俊英,许继敏;螯合剂G的合成及在印染中的应用[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
7 |
钟玉凤;吴少林;戴玉芬;张婷;朱振兴;;有机螯合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江西科学;2007年03期 |
8 |
陈荣圻;;环保型有机螯合剂产品(一)[J];印染;2010年18期 |
9 |
皇甫月姣;梅来宝;;印染螯合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纺织科技进展;2010年05期 |
10 |
陈荣圻;;有机螯合剂及其环保型品种的开发[J];印染助剂;2011年02期 |
11 |
王凤春,杨宝玉,刘敏芹;影响螯合剂螯合效率的因素[J];纸和造纸;1997年03期 |
12 |
徐;全球螯合剂生产动向[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8年13期 |
13 |
陈红红,阮天明,陈桂宝,罗梅初;螯合剂对犬心血管系统的急性效应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1998年04期 |
14 |
沈浪涛;李云;;肠菌蛋白模拟物和天然螯合剂丹宁与铀酰离子的溶液化学[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2年00期 |
15 |
;螯合剂的新用途[J];浙江化工;2000年02期 |
16 |
丁竹红;胡忻;张宇峰;;螯合剂对小麦幼苗吸收金属以及土壤金属形态的效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1期 |
17 |
嘉陵;;水溶性螯合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电镀与环保;1986年01期 |
18 |
孙家寿;;高分子螯合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动态;1989年10期 |
19 |
蒋建国,王伟,甑晓月,杜竹玮;高分子螯合剂捕集重金属Pb~(2+)的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1997年02期 |
20 |
廖岩;螯合剂在印染加工中的应用[J];染料工业;199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