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科举杂剧研究
【摘要】:本文以明代中后期科举杂剧为研究对象。这类杂剧以明代中后期文人考生参加科举考试为题材,或以科考士子为杂剧主要角色,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明代中后期“科举杂剧”进行界定。并就其基本概况做了描述,关于“科举杂剧”的概念,本人重点就其时间、范围和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将科举杂剧和才子佳人这两种相类似的杂剧做了辨析,将二者严格区分。结合明代杂剧作品,考释明中后期科举杂剧作家作品。其次,从明代中后期社会风气和心学思想传播两方面着手,考察了明代中后期科举杂剧的创作背景。
第二章具体分析明代中后期科举杂剧中的人物形象。具体从士子形象和官场形象两方面进行论述。这些人物形象大多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变形映射,从中抒发了作者个人情感。特别是通过作品人物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当时文人剧作者的自我内心矛盾冲突。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明代中后期科举杂剧的审美意蕴。杂剧体制多变,曲词更加注重感情宣泄,抒情色彩加重;杂剧注重不同人物间相互对比、相互衬托;插科打诨在杂剧中除了具有娱乐功能外,更具有讽刺作用。
明代中后期科举杂剧先于小说将视野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现实,以其独特的手法展现给读者一个丰富的科举社会。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讽刺手法,对以后的人情小说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