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江苏海防炮台建设研究
【摘要】:炮台曾经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常常被布置于沿江沿海要地,用以抵御来自海上的敌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炮台因其较差的机动灵活性已经被现代战争所抛弃。但它也曾经在抵御海上之敌时发挥过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近代的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的炮台建设最早可以上溯到明朝,早期的一些炮台工事就在抗击倭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朝建立以来虽然基本承袭了明代的这些早期炮台工事,但海疆长期的平静使这些炮台一度被人忽视。直到进入近代以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大多来自于海上,清朝的舰队又无力与其抗衡,炮台的重要性才又重新显现,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鸦片战争的失利使清政府如梦方醒,全方位的巨大差距让清军面对列强从海上的入侵时毫无招架之力,炮台几成清政府唯一能够仰仗的防御力量。在此之后清政府便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炮台修筑活动,并开始注重向西方学习,不断改进炮台的设计理念和修筑技术,并引进西方的先进火炮。江苏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东临大海,扼控长江入海口。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自明,是故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海防环节。明代就已在此修筑了大量营堡台堠工事以抵御倭寇的侵扰,鸦片战争英军大开长江门户,更是使清政府胆战心惊,自此之后江苏地区的炮台建设便从未被放松过。本文就主要围绕晚清江苏地区的海防炮台建设来展开,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分阶段的对晚清江苏地区的炮台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对炮台的选址、设计、修筑技术、火炮配置等方面做了具体的阐释。同时江苏作为晚清我国最重要的一个海防环节,通过对其炮台建设情况的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晚清时期整个国家的炮台建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