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83年中国国民经济调整试析
【摘要】:
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经验不足,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了几次过热,为此政府相应的进行了多次经济调整。为揭示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1983年经济调整的特点,从而探索调整的发展趋势,本文在介绍此次经济调整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新中国经济史上的四次重大调整进行了比较。
比较显示:(1)调整都是在投资膨胀导致经济过热,因而引发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的背景下进行的,此次调整面临的局势最为缓和,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出现了严重的新问题。(2)由于发生的特定历史环境,此次调整具有浓重的双重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调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结论:此次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调整的根本目的来判断基本上是一次不成功的调整。
思考:经济建设必须纠正急于求成思想,坚持按比例发展的原则,并在经济出现问题时,结合改革开放和市场规律的要求及时、切实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