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外源抗黄矮病基因相关片段的克隆和鉴定
【摘要】:
根据已克隆植物抗病基因编码蛋白质的保守结构设计引物,利用基于同源序列的候选基因法,扩增中间偃麦草、抗黄矮病易位系及感病材料,得到一条与抗性共分离的特异带,约538bp、将此特异标记带转化为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标记,命名为TirgaZ1,用于筛选HW642基因组TAC文库,得到4个阳性克隆T1,T2,T3,T4,对阳性克隆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发现四个阳性克隆分为两类:T1,T2,T3为一类,T4为另一类。将阳性克隆T1和T4的酶切产物转膜,以RGA基因片段TirgaZ1做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各酶切产物均有明显的不同杂交带,并且同一酶切产物杂交带中包含1-2条相同带和1-3条相异带,即这2个克隆可能部分重叠、位于1个contig的两侧。对T1进行序列分析,表明T1含有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说明这2个克隆为含有NBS类R基因片段TirgaZ1的候选抗病基因克隆。
以抗病中间偃麦草、HW642和感病小麦亲本的基因组DNA做探针,对阳性克隆T1和T4的酶切产物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由杂交图谱可知,XhoI,EcoRV,EcoRI,PstI酶切产物与中间偃麦草、HW642的基因组DNA产生了小麦不存在的特异杂交带,进一步说明阳性克隆T1和T4是来源于中间偃麦草7XL的侯选抗黄矮病基因克隆。
根据已克隆植物抗病基因编码蛋白质的保守结构设计引物,利用抗病基因类似物多态性技术(resistance gene analog polymorphism,RGAP),研究与Bdv_2相关的RGAP标记和RGA基因片段。用187对引物组合,对具Bdv_2的不同抗病材料和不具Bdv_2感病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2对引物组合cf9F/PtoKin2UIN(Tgp-1)、PtoF/XLRRinv2(Tgp-2)能稳定地扩增出与Bdv_2相关的抗病特异带,大小分别为350bp和210bp左右,说明这2个标记Tgp-1_(350)和Tgp-2_(210)是Bdv2相关的RGAP标记。用F_2群体进行的连锁分析结果表明这2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个RGAP标记与丑动心共分离。从聚丙烯酞胺凝胶上回收特异扩增产物,二次
扩增后克隆、侧序.序列分析表明,T纷13,和T争入l。是某些基因ORF的一
部分,是新的基因片段。根据它们序列,重新设计引物,成功地将RGAP标记
T争13,转换为特异PCR标记sC一gPI,FZ群体分析结果表明sc一gPI也与及扣2
共分离。
|
|
|
|
1 |
成萍旎;单宏英;胡小敏;马志远;冯志珍;安德荣;;西北地区小麦黄矮病流行趋势预测模型[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6期 |
2 |
;宁夏小麦黄矮病的发生和防治[J];宁夏农业科技;1974年01期 |
3 |
;我区小麦黄矮病流行趋势的初步研究[J];宁夏农业科技;1976年01期 |
4 |
刘德润,买买色的玉逊;小麦黄矮病调查简报[J];新疆农业科技;1983年06期 |
5 |
马曙;;渭南地区小麦黄矮病调查[J];陕西农业科学;1983年05期 |
6 |
张秦风,任芝英;关于小麦黄矮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植物保护;1984年02期 |
7 |
张秦风,金欣藻,赵玉霞;小麦黄矮病红穗症状的研究[J];植物保护;1987年05期 |
8 |
冯崇川,张秦风;关于小麦黄矮病分级标准的商榷[J];植物保护;1988年06期 |
9 |
;高垣旱地小麦黄矮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途径[J];山西农业科学;1988年09期 |
10 |
张秦风,金欣藻,赵玉侠;玉米感染小麦黄矮病的研究[J];植物保护;1989年01期 |
11 |
王贺军;;小麦黄矮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1989年10期 |
12 |
张秦风;朱象三;金欣藻;赵玉侠;;禾谷缢蚜对小麦黄矮病传播能力变化及其对发病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1989年02期 |
13 |
相建业;冯崇川;;影响小麦黄矮病消长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1990年05期 |
14 |
安德荣,魏宁生,张秦风;1987-1990陕西小麦黄矮病发生简况[J];植物保护;1991年01期 |
15 |
杨英;张秦风;;小麦黄矮病发生与湿度的关系[J];陕西农业科学;1993年02期 |
16 |
王孑民;小麦黄矮病的预测和防治[J];山西农业;1995年06期 |
17 |
金中时,陈标,刘春民,刘兴荣,陈正明;小麦黄矮病首次在大丰市严重发生[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9年05期 |
18 |
高爱松;;小麦黄矮病的防治[J];科技致富向导;1998年03期 |
19 |
赵多长;天水市1999年小麦黄矮病流行原因分析与综防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0年04期 |
20 |
王小明;秦安县1999年小麦黄矮病发生情况调查[J];甘肃农业科技;200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