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量子阱线中中性施主束缚激子(D~0,X)体系的性质
【摘要】:在有效质量近似下,选用了三个变分参数的波函数,利用变分法数值计算了无限深方形量子阱线中中性施主束缚激子体系(D~0,X)的束缚能。整个计算中库仑作用项完全采用三维形式,特别是在(D~0,X)的计算中,我们对库仑势进行了二维傅里叶变换,降低了积分重数,避开了奇点,减少了计算量。我们同时讨论了杂质在阱心、阱边和阱角三种情况下(D~0,X)的束缚能以及体系在矩形量子线中的情况,并计算了粒子间平均距离随阱宽的变化关系曲线。
首先,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的方法计算了无限深GaAs量子阱线中的单激子和杂质态体系的束缚能,其结果与前人的理论和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
然后,通过同样的方法对无限深GaAs量子阱线中的(D~0,X)体系进行研究,对无限深GaAs量子阱线中的(D~0,X)体系通过变分方法确定了体系的变分参数,可求得体系的基态束缚能。
本文还计算了各粒子间的平均距离r随量子阱线宽的变化关系,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
最后,对计算的结果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1) 将得到的方形量子线中(D~0,X)的束缚能与文献[27]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符合得比较好,束缚能随阱宽的增大而减小。当阱线宽小于100(?)时我们的结果较大,当阱线宽大于100(?)时我们的结果较小。当阱线宽趋于零时,束缚能趋于无穷大,这是因为采用无限深势阱模型,电子波函数不能渗透到垒中去。当阱线宽很大时,材料逐渐趋于GaAs体材料,势阱的约束非常弱,束缚能的值仅依赖于杂质的位置,这时束缚能逐渐趋于GaAs体材料中的值。
|
|
|
|
1 |
马德录,刘振鹏;在GaAs-Ga_(1-x)Al_xAs超晶格中的浅杂质态[J];半导体学报;1986年02期 |
2 |
诺敏碧力戈;;三元混晶中的Wannier激子的有效哈密顿量和束缚能[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
3 |
师勉恭,唐阿友,朱洲森,杨百方,缪竞威;微团簇HD~+的形成机理及束缚能实测[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9年02期 |
4 |
苏会,刘建军;磁场对方形量子阱线中类氢杂质束缚能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5 |
李玉现,刘建军,孙小均;二维双激子束缚能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6 |
李元;胡贵超;夏蔡娟;刘德胜;解士杰;;聚二乙炔(polydiacetylene)的基态及极化子和双极化子激发态[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6年05期 |
7 |
黄晓亚;赵铧;张定梅;;杂质对多电子方形量子点系统基态能的影响[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年06期 |
8 |
郑冬梅;王宗篪;;杂质对柱形量子点系统束缚能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9 |
楚兴丽;王艳文;;闪锌矿GaN/AIGaN耦合量子点中的类氢杂质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0 |
张晓燕,王景峰;磁场对异质界面上D~-中心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5年03期 |
11 |
杜坚;李海涛;刘力哲;刘建军;;磁场对耦合双量子盘中类氢杂质性质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2 |
郑文礼;李志文;李树深;王雪峰;;GaAs基InAs量子点中类氢杂质的束缚能[J];大学物理;2008年06期 |
13 |
蔡敏,于彤军,刘文明;电场对量子阱中激子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90年02期 |
14 |
李玉现,刘增军,邸冰,刘建军;磁场对正方体量子点中类氢杂质束缚能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5 |
刘存海;孔祥和;孙志青;乔光;张树东;;氨团簇(NH_3)_n(n=2~8)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
16 |
张红;张春元;张慧亮;刘建军;;外加磁场下抛物型量子线中的带电激子[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
17 |
靳志军;焦善庆;江光佐;;渐变能隙超晶格结构中的施主杂质性质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18 |
胡靖华;孙晓东;胡耀祖;;在磁场作用下量子阱中类氢杂质束缚能的计算[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3期 |
19 |
邢金海;;在四量子阱结构中浅施主的束缚能[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
20 |
郑国栋;高赛;刘晓勋;高孝恢;蒋淑芬;李洁;丁敦煌;王小刚;高德;;含F2223相铋系超导体的光电子谱[J];科学通报;1993年2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