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河北省训练团评析
【摘要】:河北省训练团(以下简称训练团)是解放战争初期,国民政府为培养“戡乱建国”的行政人才,完成训政任务而有目的建立的省级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机构。河北省训练团自1946年1月建立至1949年1月灭亡共举办14期。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与以往的训练机构不同,河北省训练团组织机构庞大,设置常设机构(训导处、教务处、总务处、区县指导处、会计室、秘书室六大单位)和非常设机构(训练委员会、甄审委员会、检查委员会等)。常设机构和非常设机构各级主管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共同管理这一庞大的组织系统。
河北省训练团的前期运作:民国河北省政府根据当时环境与实际需要,分期抽调省市县各级现职干部,招训非现职优秀青年进行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专业训练、训育训练、军事管理训练等方面。受训学员不仅要在入学时接受严格的甄审与选拔,还须在训练过程中接受严格的训导与考核。
河北省训练团变质:以1947年底省训团第九期训练为界,省训团进入后期训练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民国河北省政府放弃省训团原定工作草案中训练行政建设人才的计划,转而建立人民自救先锋队,不断扩充民众组训内容等等,逐渐将争取民众武装力量,挽回战争败局作为政治工作的重心。省训团变质为国民政府发动内战需要而培养战争干部的政治军事工具。
河北省训练团失败:河北省训团后期训练的变质本身便是一种失败,它使训练团前后行为脱轨,更违背人民意愿。它从各方面面加剧了训练工作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又引发新的矛盾和危机。变质前后均面临更大问题和困难,目的亦未真正实现,这更证明了河北省训团的最终失败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