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中的Andreev电导和自旋流
【摘要】:
本文利用非平衡态格林函数方法对多量子点系统中自旋相关的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我们首先对量子点、超导体和铁磁体的特性进行了综述,并简单介绍了非平衡态格林函数。随后对硕士期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我们研究了通过平行耦合双量子点的Andreev反射和Aharonov-Bohm振荡。这个平行耦合的双量子点一边与铁磁电极相连,另一边与超导电极相连。我们通过调整点间耦合、门电压、磁通量和量子点内的自旋翻转散射,对该系统的Andreev反射和Aharonov-Bohm振荡进行了研究。由于两个量子点的能级不对称,系统出现了Fano共振。当自旋翻转散射增大时,Fano共振峰开始分裂,Aharonov-Bohm振荡受到了抑制;由于点间耦合,系统形成了一个强一个弱的耦合态。磁通量能够改变这两个状态的函数,从而导致了交换效应。
考虑Rashba自旋轨道耦合和库仑相互作用,计算了三量子点与三个正常金属电极所组成的系统中的自旋流,这个装置中没有磁场和磁性材料。通过利用非平衡的格林函数方法,我们研究了正常金属中的自旋流。研究发现自旋流受到Rashba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和库仑相互作用的影响。自旋向上(自旋向下)流的振动周期被Rashba自旋轨道耦合控制,产生自旋流的电极的偏电压总是随着库仑相互作用的增加而增加。
|
|
|
|
1 |
董正超,陈贵宾,邢定钰,董锦明;铁磁-绝缘层-d波超导结中的Andreev反射特性[J];物理学报;2000年11期 |
2 |
龙文,孙庆丰;一种输出自旋流的装置——自旋池[J];物理;2003年12期 |
3 |
冯金福;正常金属-量子点-超导系统的共振隧穿[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4期 |
4 |
孙庆丰;;自旋轨道耦合和自旋流的研究若干进展[J];物理;2008年08期 |
5 |
乔振华,王今金,卫亚东;利用参数电子泵产生自旋流[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4期 |
6 |
马为川,邵常贵;Poincare引力规范场方程的解析解[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7 |
万浪辉,卫亚东,奚定平,王健;磁导线-磁性散射区-磁导线系统的自旋输运[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1期 |
8 |
沈顺清;;自旋电子学和自旋流[J];物理;2008年01期 |
9 |
聂素琴;陈泽章;;霍尔效应的最新发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9年02期 |
10 |
刘艳丽;迟锋;;在Rashba和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下二端双通道中的局域自旋极化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1 |
杜坚;王素新;袁爱国;;特殊结构的多臂量子环的持续电流[J];物理学报;2010年04期 |
12 |
李邵雄,宣毅,陶宏杰,杨万里,闻海虎,赵忠贤;AuBi_2Sr_(1.94)La_(0.06)CuO_(6+δ)点接触中的Andreev反射:能隙函数及其温度关系[J];低温物理学报;1999年05期 |
13 |
Simon Mitton;黄矛;;自旋空穴是新的电子吗?[J];科学观察;2006年02期 |
14 |
付喜;;Rashba自旋轨道耦合下宽量子线中的自旋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
15 |
刘平;刘自信;;强调制的自旋透射结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16 |
杜坚;何温;徐曼;;三终端量子环的透射概率和概率流密度[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0年04期 |
17 |
刘剑,郑厚植,徐士杰;超导体/半导体界面处的电子相互作用──JOFET器件和Andreev反射[J];物理;1995年09期 |
18 |
李国锋;王晓燕;;局域磁杂质导致的自旋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19 |
姚建明;杨翀;;AB效应对自旋多端输运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9年05期 |
20 |
杜坚;王素新;杨淑敏;;含双δ势垒三臂量子环的透射概率和持续电流[J];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
|
|
|
|
|
1 |
孙庆丰;谢心澄;郭鸿;王健;;自旋轨道耦合和自旋流[A];量子电荷和自旋输运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2 |
王靖;刘仁保;朱邦芬;;自旋流的法拉第旋转测量[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3 |
赵宏康;;环形碳纳米管电子器件的介观输运[A];全国计算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4 |
林宗涵;;介观系统——研究物理效应的“人造实验室”[A];Frontier of Particle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and Cosmology--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
5 |
李华钟;;量子几何相位与介观持续电流[A];Quantum Transport and Mesoscopic Physics (Ⅲ)--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
6 |
董光炯;张卫平;;自旋态依赖的Bloch振荡和Landau-Zener隧穿效应[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
7 |
李云;;磁性双隧道结自旋极化电流的输运特性[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