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政策调整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摘要】:国家政策作为政府实现一定经济和社会目标,扶持与鼓励特定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对弥补市场缺陷、调控市场运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企业又是经济的基本细胞、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政府经常会制定一系列补贴、税收、立法、宣传、激励等措施,对企业运营管理提供政策引导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作用。在政府的一系列引导调控政策中,政府补贴是运用最多的调控工具。中国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开始实施补贴政策,六十多年来,各个行业通过补贴政策刺激了产业发展与转型。但有时补贴政策调整不当,也对市场和企业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如2008-2015年,政府对家电行业做出一系列的补贴政策调整,拉动了家电市场的需求,使得家电企业在补贴中迅速成长,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但是在补贴后期,许多家电企业却联合家电协会上书三部委,希望政策能按时退出,且不要再进行任何补贴。这一现象引发了政府补贴政策调整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讨论。本文以家电行业为例,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法,以参与2008-2015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能效“领跑者制度”四项家电补贴政策的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各企业在2007-2017年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深入分析家电补贴政策的五次调整如何影响制造企业创新、盈利、运营、发展各方面绩效,并探讨了政府补贴政策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结果表明:(1)补贴政策的组合实施比单独实施对企业绩效影响更显著。(2)政策的取消会对企业绩效造成显著影响。(3)间接激励补贴比直接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影响更显著。(4)政策的实施对中小企业异常绩效影响较大,政策的取消则对大企业异常绩效影响较大。综上,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证研究政府补贴政策调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同时,也对其他行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建议,尤其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此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企业应对补贴政策调整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