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固镇瓷窑址金代四号作坊出土弦纹折腹钵初探
【摘要】:弦纹折腹钵作为金代河津固镇瓷窑址四号作坊内的大宗产品,数量多且形制特殊,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通过对四号作坊弦纹折腹钵这一类器物的初步研究,尽可能对河津固镇瓷窑址面貌及生产过程等进行部分复原,认清该器物的制作、装烧等一系列生产过程,本文通过测量、绘图表、观察、统计,以及运用科技考古相关仪器等方法,对198件弦纹钵进行了初步探究,主要内容有:第一、通过对弦纹折腹钵的初步观察,发现其形制较为单一,均为芒口、圆唇,大多为敛口,上腹较直或内斜,下腹折收,圈足或卧足。口、腹差异较小,根据口部差异,可以将其分为敞口和敛口两大类,其中敞口弦纹钵仅一件,为敞口,口沿下内收,折腹上外鼓。敛口弦纹钵根据底部差异又分为卧足、圈足两大类,卧足类数量少仅六件,圈足类较多。第二、在坯体加工、化妆土、釉、装饰技法和装烧方法等方面均无较大差异。用轮制法一次拉坯而成,待坯体晾干定型后挖足成圈足,部分足墙经斜削,部分未斜削;或圈足削底成卧足。粗胎,胎色多偏黄,少量偏灰。上化妆土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内壁至外壁折腹处上化妆土,占大宗,第二种仅在内口沿下至外壁折腹处上化妆土,第三种在内口沿至外壁腹中上化妆土,仅一件。内壁及外壁折腹处施透明釉,釉色大多偏黄,少数偏青。装饰方法单一,大多在外壁口沿下1厘米处刻划两圈弦纹,少数刻划三圈或一圈或无弦纹。装烧方法为叠摞裸烧,为防止落灰在一摞上倒扣一件。通过对作坊四的窑具进行分析,并未发现其上有粘弦纹折腹钵的痕迹,只有支顶钵可以作为窑床与器物的间隔具,这类支顶钵数量少且没粘连痕,无法判断其是否作为间隔具支放折腹弦纹钵。第三、对198件弦纹折腹钵的口径、底径、通高、最大径、弦纹宽度等数据的测量,可以直观看出每一项尺寸主要集中的数值:多数口径在8至9厘米、弦纹距口沿也多集中在1厘米等等,由此可知弦纹折腹钵的生产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生产的,但是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件器物,所以判断一件器物并非只由一位匠人制作,而是按照流水线进行生产。第四、在已经发表的简报、报告中,主要对山西地区窑址、墓葬、遗址等搜集与固镇窑弦纹折腹钵有相似形制或类似工艺的瓷钵,仅在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发现一片形制完全相同的弦纹折腹钵瓷片,在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一号墓发现形制类似但是装烧方法不一样的弦纹折腹钵。通过对其初步探究和与省内其他地点出土的钵进行对比,发现这类弦纹折腹钵为河津固镇窑独创的特色产品。
|
|
|
|
1 |
宋建永;任红伟;;波折腹板组合梁桥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2 |
张克穷;;波折腹板梁受力性能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
3 |
贺君;刘玉擎;陈艾荣;;预应力折腹式组合箱梁桥结构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4 |
张桂莲;;金代陶瓷的再认识[A];辽宁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1999-2008)第3册[C];2009年 |
5 |
李琼璟;;浅淡明朝成化瓷器[A];辽宁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1999-2008)第3册[C];2009年 |
6 |
陈熙媛;;瓷器中国源的分析[A];2017年湖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
7 |
王启泰;;瓷器鉴定第一书——写在《明清瓷器鉴定》正式出版之前[A];中国文物修复通讯(第3期)[C];1993年 |
8 |
林俊;;漳窑瓷器传统技艺恢复研究与创新[A];福建陶瓷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陶瓷学会福建会员大会暨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
9 |
李国荣;;清宫瓷器档案的历史隐秘[A];清宫史研究(第十一辑)——第十一届清宫史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
10 |
;日本瓷器[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
11 |
陈郁;;瓷器艺术展厅展品介绍(节选)[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
12 |
王春成;;瓷器鉴定[A];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C];2009年 |
13 |
李辉柄;;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年代的科学性[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
14 |
刘宁;;对几面金代牌子的认识[A];辽宁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1999-2008)第3册[C];2009年 |
15 |
乔幼梅;;金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
16 |
梁萍;;广西梧州市博物馆瓷器藏品的修复[A];中国文物修复通讯(第16期)[C];1999年 |
17 |
李奇;;近代釉上彩绘瓷器的修复[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18 |
关镜泊;;关于金代宗室礼仪行为方式汉化的分析[A];“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
19 |
赵光华;;金代北京地区园林志略[A];《圆明园》学刊第三期[C];1984年 |
20 |
左易正;;馆藏瓷器摄影艺术谈[A];中国博物馆通讯(2017年07月总第359期)[C];201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