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子仪
【摘要】:
郭子仪是唐朝平息安史之乱的名将,对唐朝的生死存亡,以及唐朝历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历来受到人们的尊崇,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近些年随着寻根热的兴起,郭子仪作为郭姓中的巨擘,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对郭子仪的生平事迹及历史评价也应该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仪就此作一探讨。同时将本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遵从历史发展趋势,通过对具体史料的掌握来作综合分析。
本文共分六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四个章节以及结语,主要内容如下:
引言先回顾学术前史,评述研究现状,指出研究本课题的缘起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对郭子仪祖籍作进一步探讨。关于郭子仪的祖籍历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对此主要有两种说法,即“汾阳说”和“阳曲说”。本章具体分析了这两种说法,根据分析得出郭子仪祖籍是阳曲的结论。
第二章:武则天是一个女子君临天下,阻力重重,她为了巩固统治,迫切需要赢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并招揽文武人才参与政治。同时边境战争却日益增多。这样,战争需要大量的军队,要求封建国家制定新的政策,鉴于此,武则天创设武举,也就是在科举制中增设武举一科。武举的创设为郭子仪后来进入军界铺平了道路。
武举的设置为郭子仪及其同时代的人提供了一个施展个人才能的机遇,郭子仪武举得中,并仕途风顺,让郭子仪千古扬名的并不是仅缘于此,或这还很不够,他之所以能彪炳史册,更重要的是他平息安史之乱的赫赫战功。
当时唐在叛军的打击下,或遭败绩,或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对当时广大的官吏民众来说,可谓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然而就在唐朝廷岌岌可危的关键时刻.有一支军队对叛军形成了进击之势,这就是郭子仪统率的朔方军。郭子仪所统率的朔方军走向历史舞台时,历史又展现出了新的曙光。
第三章:郭子仪凭借他出色的军事领导才能,在形势极为被动的情况下,初战告捷,对时局产生了积极影响。唐肃宗组建新朝廷,郭子仪的到来使肃宗收复失地信心大增。郭子仪率领政府军与安禄山、史思明反政府武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并收复了包括首都长安在内的大片领土,为政府最终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四章:郭子仪率军抗击了吐蕃的多次入侵,平定了河中军乱,几乎每次都不负君望。郭子仪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有着赫赫的作战功绩,更有着另人敬仰的人格魅力。这些单就某一方面而言,是令人羡慕的,但就其总体而言或许已经变成了一种力量。郭子仪镇守河中,对藩镇有着很大的威慑作用。为唐帝国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得出郭子仪祖籍为阳曲的结论。郭子仪不仅是一个好的军事将领而且他的一生更有着一种人格魅力,直至今天还令人景仰,他舍小我,识大局,处处以国事为重,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更有着积极的意义,他的一生曾牵系着他所处的时代,他的影响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