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域脉冲平衡零拍测量中的模式匹配
【摘要】:
从1905年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而提出光子的概念算起,量子光学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随着量子光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及实验手段的迅速革新,量子信息已经在分离变量和连续变量领域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平衡零拍测量技术是量子光学中测量各种量子噪声及态函数的重要技术,然而理论计算表明,平衡零拍测量装置的探测效率会严重制约被测量子态特征图样的可见度。这其中,在分束器上耦合的信号光与本底光之间的模式匹配是制约探测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非经典态,单光子Fock态是实现量子保密通讯的关键,在完全随机数产生、弱吸收的测量、量子计算、量子编码、量子隐形传态等众多领域也都有重要应用。为此本文选取连续变量的单光子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平衡零拍探测中的模式匹配问题。
本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引言,作者结合当前的国际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非经典态连续变量BHD中模式匹配研究的重要意义、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详细讨论了BHD技术原理并分析了模式匹配对BHD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我们制作的带宽为1MHz的时域脉冲BHD装置;第三章从平衡零拍探测中信号光的产生过程这一源头出发,利用经典的三波耦合方程探讨了群速度色散对SPDC的影响,解决了晶体厚度的选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飞秒脉冲泵浦的Ⅱ类共线SPDC光场的光谱特性;第四章介绍了可以有效增强SPDC转换效率的同步泵浦光学参量振荡腔技术,同时给出了我们的设计,并就腔的锁定进行了详细说明。
|
|
|
|
1 |
吴义芳,王文华;横向Zeeman He—Ne激光零拍区光强变化规律[J];量子电子学报;1989年01期 |
2 |
孙利群,王佳,田芊,张彦鹏,唐天同;自发参量下转换双光子场应用研究进展[J];物理;2000年12期 |
3 |
张永生,黄运锋,李传锋,郭光灿;利用自发参量下转换制备双光子Werner态[J];量子光学学报;2002年S1期 |
4 |
樊代和,李永明,白云飞,Marri-Emili Rouffet,张俊香,郜江瑞;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光场分布[J];量子光学学报;2004年S1期 |
5 |
杨妹清;;自发参量下转换光场的产生机理及其态函数研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4年06期 |
6 |
吴炜,吴令安,徐广文,辛宗政;由m阶Bogoliubov变换产生一类新的非经典态[J];量子光学学报;2004年S1期 |
7 |
孙立群,张元馨,刘亚芳,徐明顺;自发参量下转换双光子场的产生及其在光学计量中的应用[J];应用光学;1999年05期 |
8 |
马新莉;自发参量下转换光场的产生机理及其态函数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4年03期 |
9 |
马新莉;自发参量下转换光场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J];激光技术;2003年06期 |
10 |
孙立群,朱京平,张彦鹏,唐天同;红外光谱辐射的绝对测量方法研究[J];应用光学;1999年03期 |
11 |
翟艳花,曹德忠,汪凯戈;双光子连续频率变量纠缠熵[J];量子光学学报;2004年04期 |
12 |
孙利群,张彦鹏,刘亚芳,唐天同,杨照金,向世明;自发参量下转换双光子场绝对校准光电探测器的方法研究[J];物理学报;2000年04期 |
13 |
荆杰泰,李小英,潘庆;两种连续变量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关联测量方法的比较[J];光学学报;2003年02期 |
14 |
张俊香,樊代和,郜江瑞;自发参量下转换实现量子非线性逻辑操作方案[J];量子光学学报;2004年S1期 |
15 |
俞本立,钱景仁,杨瀛海,罗家童;窄线宽激光的零拍测量法[J];中国激光;2001年04期 |
16 |
王利;毕思文;王果果;;利用三平面腔镜共焦腔产生多模压缩光束[J];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
17 |
王素梅,张庆刚,张怿慈;光量子纠缠态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8 |
黄运锋;郭光灿;;量子纠缠态制备、操纵的实验研究(英文)[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4期 |
19 |
樊代和;白云飞;张海龙;张俊香;郜江瑞;;测量带宽对量子鬼成像的影响[J];量子光学学报;2010年03期 |
20 |
马新莉;SPDC双光子态函数及其几率解释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