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复杂系统脉象输出信号的客观化探索研究
【摘要】:中医将人体看成一个复杂系统,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施以特殊压力,可以了解人体健康的大部分信息,但由于脉理精微,中医一直靠手指感觉来体察患者的脉象信息,因而影响了脉学的传授与发展,西医对疾病观察侧重于组织结构的病变,忽视对整体功能的系统联系和系统内各种复杂相关因素的观察,因此脉象信号的客观化研究对深入发掘中医理论,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将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采用给脉搏以固定激励的方法,再测出人体系统在此激励下的输出,根据不同脉象信号的特征,将健康人和心脏病患者的脉象客观化,本课题是探索性研究。作者主要采用 Windows 开发平台,利用 Visual Basic6.0 软件作为开发环境,编译中医脉象信号采集系统,并建立数据库;运用时频分析法研究脉象信号的时频谱分布和功率能量比分布特点,研究发现,脉象信号能量主要集中在 5Hz 以下的主波峰中,高于 5Hz 的能量只占很小的部分,且病脉的频率范围比正常脉较宽,病脉中高频部分较宽;为了提高客观诊断的可靠性,论文研究了基于小波阈值分析法消除脉象信号噪声的技术;并运用小波模极大方法对脉象信号进行特征提取。
|
|
|
|
1 |
柳渊;李丹妮;严汉民;;小波变换在事件诱发脑磁图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1年06期 |
2 |
万相奎,秦树人,梁小容,叶顺流;小波变换在心电信号特征提取中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6期 |
3 |
鞠徐;宋晓峰;;引入关联维的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8年03期 |
4 |
张攀登;吴效明;林绍杰;;基于经验参数和小波变换提取颈动脉波的时域特征[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
5 |
陆英北,张增芳,蔡坤宝;心率变异性的小波变换分析方法[J];广西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6 |
李桥,赵玲,邵庆余,朱兴雷,张玉华,孟延,刘毅,李新,周洪军;应用小波变换进行心音三维时频分析的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
7 |
张佳华,杨仲乐;基于小波变换的单次诱发电位信号时频分析[J];生物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
8 |
杨帮华;颜国正;鄢波;;基于离散小波变换提取脑机接口中脑电特征[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
9 |
陈新华;成谢锋;;两种时频分析方法在心音信号处理上的比较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0 |
曹玉珍;李广;范增飞;;基于小波变换特征提取的支持向量机心搏分类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
11 |
罗志增;严庭芳;;基于HMM的表面肌电信号模式分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2 |
李墅娜;宋文爱;;人体脉象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的分析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4期 |
13 |
王燕;白涛;康景利;;基于小波模极大原理的脉象特征提取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6年01期 |
14 |
李晓峰;沈毅;;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超声乳腺肿瘤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J];光电子.激光;2008年01期 |
15 |
何飞燕;心音的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
16 |
叶建红;线性时频分析法在中医脉诊研究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9期 |
17 |
杨毓英,史习智,韦蕾;小波变换用于豚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信号的特征提取[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
18 |
陆英北,张增芳,麦兵;心率变异性研究中自主神经系统的小波变换分析方法[J];医疗卫生装备;2000年01期 |
19 |
许栋岳;李克勇;;肌电信号的特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3期 |
20 |
吴延军,徐泾平,赵艳,程敬之,柴新禹;心音信号的时频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