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侵彻混凝土靶的数值研究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仿真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本文运用比较成熟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围绕弹丸侵彻混凝土靶板的数值模拟展开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混凝土侵彻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讨论了混凝土侵彻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选取不同的靶板厚度、混凝土强度、弹丸头部几何形状、撞击速度和侵彻角度五项参数,建立弹丸侵彻混凝土模型并对不同的侵彻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各种不同参数对混凝土靶板侵彻的影响及影响大小的关系。
再次,对众多的经验公式进行调研,选取有代表性的公式,在公式的适用范围内,利用H-J-C本构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所计算的结果很接近,既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可靠性,同时也说明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最后,针对单层混凝土靶板、双层混凝土靶板和三层混凝土靶板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防护层数对工程防护能力的影响。在靶板厚度相当的情况下,多层靶板的防护能力优于单层靶板的防护能力,因此增加靶板层数对于防护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
|
|
|
1 |
陈克;苏向东;黄德武;;MCA方法在模拟弹丸侵彻混凝土中的应用[J];弹道学报;2007年04期 |
2 |
鞠玉涛;周长省;朱福亚;;冲压发动机增程榴弹绕流流场数值分析[J];兵工学报;2006年02期 |
3 |
陈克;姚俊;黄德武;;弹丸对混凝土板侵彻的MCA方法数值模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03期 |
4 |
鞠玉涛,郑亚,武晓松;弹丸跨声速粘性绕流数值计算[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5 |
王芳;董永香;冯顺山;;叠层靶对低速弹丸的抗侵彻性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6 |
张先锋;赵有守;陈惠武;;射弹冲击引爆带壳炸药临界条件[J];弹道学报;2006年04期 |
7 |
徐振中;弹丸与叶片间的摩擦对抛丸器工作过程的影响分析[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
8 |
沈金华
,贾浩;电磁轨道炮及其应用[J];爆炸与冲击;1984年02期 |
9 |
经福谦;动态超高压技术(一)[J];爆炸与冲击;1984年03期 |
10 |
杨达中,姚安居;HG轻便式热中子照相装置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
11 |
何勇;挤进过程实验研究[J];弹道学报;1996年04期 |
12 |
钱建平,申屠德忠,顾文彬;变质量弹丸结构特征数的弹道计算方法[J];弹道学报;1998年04期 |
13 |
王东道;浅谈喷丸强化工艺[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01年06期 |
14 |
马永忠;赵田安;汪勇;;弹丸破片速度衰减规律研究[J];弹道学报;2006年04期 |
15 |
;增程电击弹[J];兵器知识;2008年03期 |
16 |
郑宏达;张培忠;;某型坦克装弹机适应性试验测试及数据处理[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10期 |
17 |
栾广博;葛修润;李春光;王水林;;基于Forrestal侵彻试验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S1期 |
18 |
孙富治;;X-射綫照相与終点弹道测試[J];现代兵器;1984年09期 |
19 |
芮筱亭,刘正福,陆毓琪;弹丸在膛内运动的研究[J];兵工学报;1991年04期 |
20 |
芮筱亭,徐明友,刘亚飞,曾仕伦;渐速膛线身管内的弹丸一般运动[J];兵工学报;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