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柱单位药剂量优选专家系统的构建与开发
【摘要】:浮选柱是分选细粒煤泥的一种有效分选设备,尤其对粒度为0.045mm以下的细粒煤泥有着比浮选机更好的分选效果。浮选柱受分选原理的影响,矿浆在柱内停留时间短,矿浆对各种干扰波动因素敏感。同时浮选柱内没有机械搅拌装置,这就使得要使浮选柱达到良好的分选效果,得到合格的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质量指标,必须要求有良好的自动控制系统来稳定影响浮选过程的工况,才能保证浮选柱的分选效果。同时现场煤质波动对于药剂添加制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挑战,传统的依靠干煤泥量进行药剂自动添加的策略无法满足现场工况的实际要求。专家系统控制理论与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专家系统控制理论是现代人工智能控制领域中的重要分支,适用于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复杂工业过程控制。传统的基于干煤泥量的自动加药无法适应煤质波动导致加药制度变化的情况,现场操作司机却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煤质变化往往能够总结出合理的加药制度。因此,借鉴专家系统理论与技术,设计开发浮选柱单位药剂量优选专家系统,以提高自动加药系统对煤质变化的适应性是论文的重要落脚点。
将浮选柱浮选过程稳定在一个良好的分选环境中是保证药剂添加效果进而获得合格精煤产品,提高产率的重要手段。论文分析了FCMC旋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特点,通过实验研究了邢台矿选煤厂煤质的粒度特征、可浮性差异以及配比入浮的浮选效果。提出了首先进行浮选柱分选过程的稳定控制,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应对煤质波动的浮选柱单位药剂量优选专家系统。其中基于干煤泥量的药剂自动添加架构具有稳定控制和专家控制得以最终实现的双重作用。
为此首先设计了浮选柱入浮浓度、浮选柱液位闭环自动控制系统,使入浮浓度保持在易于浮选柱进行浮选的入浮浓度值;进行了相应的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器的选型和程序开发;设计的液位高度自动控制系统将超声液位计(液位测量装置)安装于浮选柱尾矿箱上部测量尾矿箱液位,间接得到浮选柱液位,避免了泡沫层影响测量装置精度的缺点;执行机构采用了电动调节阀,避免了执行机构可靠性差的缺点;对于冲洗水量进行了开环控制,控制值由人机界面输入;基于干煤泥量的自动加药控制系统采用了开环随动控制,也进行了相应的传感器、执行机构选型,同时给出了药剂添加的PLC程序设计架构和部分代码。
在稳定控制得以实现的前提下,依据专家控制系统理论与技术,构建了专家系统结构框图,采用基于规则的正向推理机制构建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同时对综合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和构建。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分为两类数据,一类为传感器数据信息,通过综合数据库进行了存储,为后续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进而形成新的专家规则提供了基础和支撑条件;另外一类为人工输入的人机交互数据,这类数据用于应对煤质变化情形下专家系统的推理,从而达到选择最佳单位药剂用量,保证浮选效果的目的。
选择可靠的硬件和软件平台,进行了浮选柱单位药剂量优选专家系统的开发,介绍了人机界面及功能实现。
本文设计开发的浮选柱单位药剂量优选专家系统的专家规则库还需要在现场生产中不断补充完善。在专家系统运行过程中,当无法找到和专家规则库相匹配的知识规则推论时,需要开发最近案例搜索模型以保证专家系统正常工作。
|
|
|
|
1 |
王占元;周俊杰;;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的专家系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0年03期 |
2 |
丁雨田;许广济;王智平;吴辰文;梁冰;;铸造缺陷分析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铸造技术;1993年01期 |
3 |
谢贤平,李怀宇, 赵梓成;事故预测专家系统(AFES)的设计[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4年06期 |
4 |
冉启全,李士伦;一个用地震资料预测油气的新型专家系统[J];新疆石油地质;1994年04期 |
5 |
张璟,王延福,曾燕京;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在煤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5年05期 |
6 |
陈崇峰;专家系统在炼钢中的应用[J];炼钢;1996年06期 |
7 |
王红章,袁万能,刘祥官,刘芳,陆剑锋,李满喜;八钢2~#高炉专家系统的设计[J];新疆钢铁;1999年04期 |
8 |
张小东,张子戌,秦勇;基于专家系统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研究[J];煤矿安全;2004年09期 |
9 |
陈杰,贺立源,黄魏,徐胜祥,马文杰;烟草生产专家系统的构建[J];中国烟草学报;2005年03期 |
10 |
张培新;文岐业;刘剑洪;许启明;张黔玲;任祥忠;洪伟良;;矿渣微晶玻璃专家系统的开发[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08期 |
11 |
姜玥;王霓虹;;森林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中的推理机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6年12期 |
12 |
F.Reidl;T.Jakob;徐载熊;;借助专家系统选择不褪色染料[J];国际纺织导报;2007年03期 |
13 |
唐善成;;基于Web Service的煤矿安全生产专家系统[J];煤矿安全;2008年05期 |
14 |
余朝晖;;南钢2500m~3高炉专家系统的功能与应用[J];炼铁技术通讯;2009年03期 |
15 |
王刚;卿晓霞;;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J];山西建筑;2010年29期 |
16 |
杨津源;;煤气在管道运输过程中的神经网络运用[J];煤炭技术;2011年02期 |
17 |
姚瑶;马跃进;郝建军;刘扬;;基于B/S的等离子弧喷涂专家系统的研究[J];焊接技术;2011年05期 |
18 |
吴锦元,余国琮;化学工程中的人工智能[J];化工进展;1987年05期 |
19 |
袁泽虎
,陈尔昌
,杨荣柏
,钟华珍;机床主轴部件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89年01期 |
20 |
夏树发;张可能;;基于知识的系统在矿山的应用前景[J];采矿技术;1989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