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管理探索
【摘要】:2008年《城乡规划法》颁布,明确规定国有土地的划拨和出让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开发控制中的法定地位和核心地位,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逐渐创新编制技术,改革管理制度,对“新时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
然而,在全国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大多数的中小城市,由于本身财政实力、技术力量、重视程度等方面的不足,依然沿用“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技术和管理制度发展缓慢,难以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城市的开发建设,制约了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作为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主战场”,中小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亟待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有必要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索进行整理总结,分析其创新之处,寻找适应中小城市的编制技术和管理制度,加快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
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基础研究部分主要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总结梳理,把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脉络;并对在大部分中小城市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总结研究,阐述其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其与城市发展的不适应性,为主体研究提供基础。主体研究部分主要从编制技术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对新时期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践进行系统地总结分析,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研究,总结创新和进步之处,并探索与中小城市相适应的编制技术和管理制度。最后对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提出构架性建议,以期建立分层的编制体系和动态的管理制度,为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