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复杂地表区煤田地震勘探折射静校正方法应用研究
【摘要】:
复杂地表条件煤田地震数据处理的静校正计算是解决地质问题的关键性步骤。在近地表层变化复杂的地震资料反射波信噪比低时,初至折射波的信噪比往往较高,容易识别,因此利用折射波反演近地表速度结构、估算静校正量已是主要且有效的方法。目前,复杂地表区静校正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难题之一,对复杂地表区折射静校正数据处理的效果不好,就会得出信噪比低甚至失真的地震剖面,因此不能有效地进行地质解释。为了解决复杂地表条件下地震勘探静校正问题,需要结合工作区的地质特征,并充分利用折射波初至信息,采用针对性和配套的静校正处理技术方法联合计算才能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
本文针对目前山西煤田地震勘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复杂地表区静校正技术难题,在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采用初至折射波方法解决复杂地表区静校正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是:(1)阐述了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解决复杂地表区静校正问题的发展状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山西地区的地质特征,以黄土塬区和山地区为切入点,对开展地震勘探的主要难点进行了分析;(2)详细地阐述了层状和连续介质折射波传播的基本规律,并重点讨论了连续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及其时距曲线的特征;(3)从初至折射静校正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目前常用的各种折射静校正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并结合山西复杂地表区地质特征,研究了EGRM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4)通过在山西省晋城和忻州等地区的实际应用,证明采用EGRM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解决黄土塬和山地地表区的三维静校正问题是有效的。
最后,本文认为解决山西复杂地表地区的静校正需要建立高精度的厚度、低速层速度及高速层速度等数据库。这样才能准确拾取初至,提高静校正的精度。结合山西复杂地表区地质特征,选取合适的速度射线方程。根据实际资料处理证明,本文在处理流程中所采用的扩展广义互换法(EGRM)解决山西复杂地表区静校正是切实可行的。
|
|
|
|
1 |
郑军;变速场高程静校正在复杂地表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2 |
刘素芹;何潮观;仝兆岐;;复杂地表区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3 |
易远元;雷鸣;安俊;;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设计中地理信息的应用基础[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11期 |
4 |
王有新;复杂地表情况的动校正方案[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年02期 |
5 |
杨红霞,高林;复杂地表地区地震勘探静校正方法应用研究[J];世界地质;2002年03期 |
6 |
何新贞,尚新民,王常波,石林光,马利斌;复杂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下地震资料处理中的若干重要环节[J];物探与化探;2004年05期 |
7 |
任福新;段云卿;于富文;隋荣亮;;复杂地表变观方法及效果分析[J];物探与化探;2006年01期 |
8 |
张华;;层析静校正方法在复杂地表静校正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年18期 |
9 |
张永华;复杂地表区三维地震资料成图方法研究与应用效果分析[J];石油物探;1999年02期 |
10 |
唐汉平,张广忠,朱书阶,李刚;复杂山区三维地震勘探方法的研究和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3期 |
11 |
申立中,刘先荣,刘宗亮;西部地区静校正方法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1期 |
12 |
刘庆敏;李振春;李留中;盖海鹏;;双复杂条件下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6期 |
13 |
李文彬;郑宇;王晓鸣;房师欣;;延时叠加震源对地表振动的数值仿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年03期 |
14 |
易远元;雷鸣;安俊;;基于地理信息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10期 |
15 |
张学营;;408XL仪器在复杂地表放线施工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
16 |
王锐;芮拥军;孙成禹;尚新民;;西部复杂探区地震资料叠前偏移技术研究[J];油气地球物理;2005年03期 |
17 |
王忠;张志勇;周曲曼;;复杂地表条件地震勘探施工设计[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
18 |
岳玉波;李振春;张平;周学锋;秦宁;;复杂地表条件下高斯波束叠前深度偏移(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0年02期 |
19 |
张维周;煤炭工业部在太原召开全国煤田测量专业会议胜利闭幕[J];测绘通报;1958年11期 |
20 |
罗健;;湖南邵东县二迭纪保和堂煤田当冲层标准剖面中Verbeekina的发现[J];地质论评;196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