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C基中间合金的合成及其细化效果研究
【摘要】:
经过研究已发展出多种提高金属材料强度的有效途径,但随着材料强度的提高,韧度或塑性急剧下降,从而使材料强度和韧度或塑性相互倒置的关系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形成妨碍学科进步和实际应用的一个巨大障碍和技术瓶颈。如何实现强度和韧度或塑性的同步提高,已成为国内外金属材料领域普遍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
在金属材料的研究中,纯净化、细晶化和均质化是改进传统材料和研制新型合金的三大工艺手段。铝镁及其合金组织的细化是现代铝镁加工业中广泛研究的重大课题,晶粒细化是晶界强化的重要机制,可显著提高铝镁材的力学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是改善铝镁材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入晶粒细化剂抑制柱状晶和羽状晶的生长,从而生成等轴晶组织,这种处理方法在铝镁加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A1-Ti-C中间合金是一种高效的铝及其合金晶粒细化剂,具有Al-Ti-B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它的出现是铝及其合金晶粒细化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对此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熔体引爆自蔓延合成法因其具有合成迅速、工艺简单、节省能源等优势成为制备中间合金的一项新技术。特别是在新一代铝镁及其合金晶粒细化剂Al-Ti-C-X中间合金的制备中更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然而熔体引爆自蔓延合成法较好地解决了产物TiC、TiAl3、AlX等化合物含量低、细化相分布不均等问题。尽管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制备各种复合材料、结构陶瓷、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对熔体引爆自蔓延合成法制备Al-Ti-C-X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的反应过程、组织转变及结构演化规律研究甚少,论文在省基金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论文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优势,将其和普通铸造法相结合,将各种粉状组成材料压制成预制块,将其压入到铝熔体中,利用熔体热量将预制块引爆发生高温自蔓延反应来合成Al-Ti-C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通过对预制块中[Ti]-C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Al-Ti-C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进行分析研究和表征。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影响Al-Ti-C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体系的温度、铝粉的含量、石墨粉原始粒度和石墨粉颗粒周围反应层的厚度,在高温区内,增加体系的温度,减小过量Al含量,减小石墨粉颗粒的尺寸,减小反应层厚度等,则对Al-Ti-C体系内高温区所发生的[Ti]-C反应是有利的。
论文在对Al-Ti-C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制备研究的基础上,然后以此合金为基础,通过加入适量稀土Y、La和元素P,采用熔体引爆自蔓延合成法制备出Al-Ti-C-X(X为Y、La、P)复合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而后将这种Al-Ti-C-X复合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加入相应的铝镁合金中进行细化变质处理,以期获得细晶化与强韧化的高强度铝镁合金材料。论文研究了Al-Ti-C-X复合中间合金的合成、组织结构特点和遗传效应以及对铝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探讨了Al-Ti-C-X复合中间合金增强铝镁合金的微观本质。
论文研究了润湿性对TiC合成的重要性,研究发现:为了改善碳与铝液的润湿性,必须采取措施对石墨的表面进行特殊浸泡预处理,并加入适量的特种活化剂,以改善铝液的界面张力,从而进一步改善碳和铝液之间的润湿性,为了满足不同合金细化变质的需要,也为了进一步改善石墨在铝液中的润湿性,促进TiC的生成,加入适量稀土Y、La和元素P,形成Al-Ti-C-X复合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在该中间合金中除了TiC相外,还有AlX相形成以满足不同合金变质细化的需要;研究还发现,在制备Al-Ti-C-Y中间合金中过程中,由于Y含量的不同,其相组成也不同,当中间合金中含0.5%Y时,是由细针状TiAl3+TiC颗粒+α-Al基体三相组所成;当中间合金中含1.0%Y时,中间合金是由小块状和棒状TiAl3+TiC颗粒+Al3Y+α-Al四相所组成;而当中间合金中含2.0%Y时,中间合金是由长条状TiAl3+Al3Y化合物+ TiC颗粒+α-Al基体四相所组成。在Al-Ti-C合金中加入La时,制备出的Al-Ti-C-La中间合金细化剂主要由TiAl3+TiC+(AlTiLa) +α-Al基体四相所组成;在Al-Ti-C合金中加入P时,制备出的Al-Ti-C-P中间合金细化剂主要由TiAl3+TiC+AlP+α-Al基体四相所组成。
为了满足对铝镁合金细化和强化的需要,论文以外加方式将Al-Ti-C-X复合中间合金加入不同的铝镁合金中,由于Al3Y、AlP、TiAl3、TiC颗粒可作为有效的结晶核心质点,使被细化的铝镁合金得到细化,而AlX相既可作为铝镁合金的结晶核心存在,又可对铝镁合金中Al、Mg原子的扩散起到阻碍作用,从而改善结晶组织中离异共晶相的形貌和分布形式,双重作用的结果,使铝镁合金进一步得到细化和强化,使铝镁合金的性能潜力得到进一步充分挖掘。
本文经过对AlX、TiC和由AlX、TiC颗粒增强的铝镁合金的制备研究,以及新生细化相结构演化规律研究,探明了细化相在铝镁合金结晶凝固过程中的遗传效应与细化变质作用行为。研究表明:弥散均匀分布在初生相内部的新生细化相可起到细化晶粒强化基体与晶界、降低元素在镁铝合金中的扩散速率、阻碍基体中位错运动和阻止晶界滑移的作用,使晶界相短网和趋于球化,有效细化和强化铝镁合金。
|
|
|
|
1 |
柳延辉,刘相法,王振卿,刘相俊,边秀房;变形处理对Al-Ti-C中间合金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2年05期 |
2 |
姜文辉,韩行霖;Al-Ti-C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的合成及其细化晶粒作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8年02期 |
3 |
张柏清,马洪涛,李建国,方鸿生;变形对中间合金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1999年06期 |
4 |
D.A.Granger;张君尧;;细化铝合金熔体结晶晶粒的实用方法[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8年05期 |
5 |
方旭升;郑梅玉;;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新型晶粒细化剂[J];轻金属;1992年08期 |
6 |
乔进国,刘相法,冯增建,孙晓,高晓波,边秀房;Al-5%Ti-0.25%C对Al-Si活塞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铸造;2004年10期 |
7 |
冯庆玲,王昶明;Al-Ti-C中间合金细化铝及Al-Zn-Mg-Cu_1.5合金晶粒研究[J];稀有金属;1991年05期 |
8 |
高义斌,张金山,裴利霞,许春香,韩富银;Al-C和Al-Ti-C中间合金对AZ91合金晶粒的细化[J];铸造设备研究;2004年06期 |
9 |
崔红卫;刘俊成;叶伟;李红;高巧春;;Al-Ti、Al-Ti-C中间合金对AZ91D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08年01期 |
10 |
王昶明;;Al—Ti—CN中间合金的研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1 |
王昶明;;新型Al-Ti-CN中间合金的制备[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2 |
任峻;陶钦贵;马颖;;Al-Ti-B合金晶粒细化剂及细化机理的发展与现状[J];铸造技术;2007年01期 |
13 |
潘卫东,任英磊,姜文辉,韩行霖;Al-Ti-C 中间合金细化工业纯铝的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
14 |
衡雪梅,刘俊,黄振翅;铝合金用中间合金细化剂[J];轻金属;2004年12期 |
15 |
任峻;陶钦贵;马颖;;铝合金用晶粒细化剂的探讨[J];铸造技术;2006年08期 |
16 |
任峻;陶钦贵;马颖;;中间合金铝晶粒细化剂Al-Ti-B-RE的研究[J];铸造技术;2006年11期 |
17 |
柳延辉,李挺宾,刘相法,王振卿,韩延峰,边秀房;微量Mg、Si对Al-Ti-C中间合金晶粒细化效果的促进作用[J];铸造;2002年10期 |
18 |
柳延辉,刘相法,王振卿,韩延峰,边秀房;微量Mg、Si对AlTiC中间合金细化效果的促进作用[J];铝加工;2002年01期 |
19 |
许春香,赵润章;AlTiB中间合金细化剂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20 |
柳延辉,刘相法,李廷斌,边秀房;TiC/Al和SiC/Al中间合金对Mg-Al系合金晶粒的细化[J];铸造;2003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