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科间杂种后代染色体及性状变异的研究
【摘要】:自然界各种生物的起源、演化途径和历程极其复杂,但很多物种都是通过远缘杂交演化而来的,面对加入WTO后烟草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培育低毒少害,低焦油、有特殊香气、可用性佳的新型品种是烟草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校烟草育种的基础上,利用普通烟草(N.tobacum L)与药用植物罗勒(ocinum basilicum.L.)、紫苏(Perillafrutescens(1)Britt.Var.arguta(Benth)Hand.)进行科间杂交,旨在培育出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医药成分的新型烟草。本研究是通过对杂种后代的形态观察、酶谱特征、核型分析、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进行鉴定和分析,从而进一步证明烟草科间远缘杂交的可行性,对生物遗传理论和育种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杂交结果表明:利用所选烟草亲本先与茄科植物嫁接,然后在低温(20℃)高湿(70%—80%)的环境条件下再与药用植物进行有性杂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克服烟草与药用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酯酶同工酶的研究分析表明:在烟草与药用植物的杂种早代申,有父本药用植物的遗传物质存在。
染色体细胞的观察表明:由于亲本的科间杂交,其杂种后代在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
(1) 在减数分裂方面,在中后期F_1出现染色体分配不均衡,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不恒定,且变化范围较大;而F_2表现染色体性状变异,数目也不恒定。
(2) 在有丝分裂方面:通过对杂种后代F_1的核型分析表明,由于双亲的异源染色体缺乏同源性,导致染色体分裂过程紊乱,在染色体配对联会时,不能正常分配,其染色体排除或消失现象严重,同时具有单价体、多价体的存在,但不同亲本组合中是有所不同的。这与F_2农艺性状的分离类型丰富相一致。
杂种后代的形态观察表明:烟草与药用植物的远缘杂交后代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主要农艺性状基本与烟草相似,只有部分性状倾向药用植物。
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试验表明:烟草与药用植物杂交其叶绿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光合作用也呈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
|
|
|
|
1 |
图力古尔,包海鹰;几种药用植物的染色体数目[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2 |
吴丽君;李志辉;杨雅琪;;离子束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J];种子;2010年07期 |
3 |
程昕昕,魏治中;嫁接在烟草远缘杂交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4 |
李彦平;韩永明;魏治中;;烟草与紫苏、罗勒及其远缘杂种F_1酯酶同工酶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5 |
李凤岚;马小军;;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图谱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8年01期 |
6 |
蒋彩虹;王元英;孙玉合;;SSR和ISSR标记技术应用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7年02期 |
7 |
叶兰钦;辛明明;杜金昆;解超杰;李永平;周清明;;SSR标记应用于烟草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01期 |
8 |
彭卫欣,谢晓亮;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
9 |
陈发棣,陈佩度,房伟民,李鸿渐;三个药用菊品种的细胞学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10 |
;烟草单倍体育种[J];农业科技通讯;1978年07期 |
11 |
杨乃博;;五种药用植物的试管繁殖试验[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0年06期 |
12 |
赵曰锋;朱桂香;钱素文;;草地螟严重为害人参等四十余种药用植物[J];特产研究;1982年04期 |
13 |
何和明;海南岛兴隆地区某些药用植物中的微量元素[J];植物生态学报;1996年03期 |
14 |
易家康;;神奇药用植物撷珍[J];科学世界;1996年03期 |
15 |
郑春英,曹秀明,王伟明,杨明;药用植物黄芪的质量控制[J];中国林副特产;1999年01期 |
16 |
祁云枝,董长根;西安植物园药用景区的改造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7 |
陈浩,梁运章;离子束生物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J];中草药;2005年05期 |
18 |
吴丽春;赵光秋;杜春艳;;宏升林场药用植物分布情况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06年04期 |
19 |
米淑红;尹铁龙;李智超;王晓磊;;某生态园区建设——药用植物区规划[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年01期 |
20 |
翁森红;;黄河三角洲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