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地膜覆盖花生增产机理研究
【摘要】: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渗水地膜、普通地膜、露地三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结合生理生态分析方法,研究了渗水地膜覆盖对春花生的生理生态效应及产量效果。结果表明:
(1)渗水地膜覆盖不仅具有与普通地膜相似的保水提墒作用,而且渗水地膜可将有限的自然降水,通过膜上的微孔渗入到膜下,对小雨量资源的截获非常有效,提高了耕层土壤含水量,为花生的增产提供了可靠的水分基础。
(2)渗水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壤热量散失,与普通地膜相比,由于其微通透性,抑制了土壤最高温度,提高了土壤最低温度,为花生生长创造了较稳定的土壤温度条件,明显加快了花生的生长发育进程。
(3)渗水地膜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构成协调性较好的根际微生态环境。与普通地膜相比,渗水地膜覆盖下结实层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提高,有利于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微生物的种群及数量都明显增加,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分解,加速了有效养分的释放。
(4)在同等条件下渗水地膜覆盖,花生开花提早,花量增多,开花结荚集中,从而使花生提早成熟。与普通地膜和露地相比,渗水地膜处理可增大作物的叶面积指数,提高对光能的截获能力,有利于植物对养分吸收,促进花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其主茎高、侧枝长、单株结果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等生物学指标在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高于普通地膜和露地。渗水地膜比普通地膜增产9.8%,达0.05 显著水平;与露地相比,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
|
|
|
|
1 |
吴天明,庄淑贞,葛峰;花生覆膜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04年04期 |
2 |
戴树荣;覆膜花生氮、磷、钾适宜施用量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04年01期 |
3 |
刘国生,刘国江,滕忠乐,王旭芳;覆膜花生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花生科技;1999年01期 |
4 |
沈毓骏;王铭伦;安克;陈万民;;覆膜花生预施果肥的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
5 |
程瑞祥;郭春堂;丛洪春;;覆膜对花生及花生地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03期 |
6 |
刘建中,宫君秋;中低产田花生覆膜栽培探讨[J];花生学报;1987年02期 |
7 |
陈捍军;刘金波;李红梅;;花生覆膜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新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6期 |
8 |
梁忠江;覆膜栽培的花生可以做种[J];新农业;1984年18期 |
9 |
沈毓骏;安克;王铭伦;陈万民;;夏直播覆膜花生减粒增穴的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
10 |
王才斌,朱建华,黄九柏,林同学,厉宝足,朱全军,徐明振,王建军,刘国生;山东花生覆膜栽培主要问题及规范化栽培技术[J];花生科技;1999年02期 |
11 |
郑海辉;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播期试验初报[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5年04期 |
12 |
刘永花;郝建平;;花生渗水地膜覆盖温度水分效应及增产效果[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3 |
郭树春;花生覆膜栽培获高产[J];新农业;1984年10期 |
14 |
王德民,赵妍丽,王军,田婧;花生覆膜栽培应把好六关[J];中国种业;2001年05期 |
15 |
路世宏,张棋善;花生覆膜栽培要点[J];山西农业;2002年03期 |
16 |
;花生中低产区覆膜栽培增产技术考察报告[J];花生学报;1992年01期 |
17 |
;渗水地膜介绍[J];农业新技术;2003年03期 |
18 |
杨红霞;;覆膜栽培对花生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0年04期 |
19 |
侯兰柱;渗水地膜覆盖玉米试验[J];农业新技术;2003年03期 |
20 |
姚建民,殷海善,师新宇;晋西旱塬地渗水地膜覆盖玉米试验[J];华北农学报;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