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小黑麦生育特性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从生长到发育,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生理,从生产性状到加工性状,从正常生长到胁迫生长,较为全面的研究了饲料小黑麦的生物学特性。
从春化试验明确了小黑麦最适春化天数为30d,而普通小麦为40d,对春化反应的敏感性不及普通冬小麦。也明确了低温春化时间的长短是最终影响发育进程及速度的发育因素。
从整个生育期看,小黑麦不仅在个体生长中的单株分蘖强、根系发达、绿叶数多、叶面积大、株高高,而且幼穗分化进程早而快,因而多数小黑麦与黑麦较小麦抽穗早,后期灌浆时间长,较晚熟。
研究分析了小黑麦、黑麦及普通小麦不同生育期植株整体的粗蛋白、粗纤维、Ca、P 及灰分含量,明确了其变化的趋势。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主要营养加工品质分析比较看出,小黑麦蛋白质含量变动在10—15%之间,特别是不论小黑麦及黑麦都有蛋白质含量10%左右适合饼干点心制作的品种,这是很可贵的资源。
研究对与小黑麦栽培调控关系最为密切的N、P、K 施肥反应做了研究,看出饲料小黑麦由于长势强生物量大,因而对NP 配合施用反映十分敏感,同样对优质有机肥反映亦很敏感。对不同施肥的生土微生物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土壤中的三大类微生物种群细菌、真菌、放线菌对不同施肥的反应与小黑麦的生长反应高度一致。
研究对与小黑麦栽培调控密切相关的另一重要调控技术播期与播量进行了裂区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小黑麦长势强,分蘖多,因而小黑麦中晚播期较之早播为好,比晚播亦好,三者在产量排序上为中晚播晚播早播。与播期相比,由于供试的晋饲1 号茎杆强度大耐密性强,因而试验的处理密度不及播期影响明显,在播期密度互作关系中看出,在中晚播及晚播处理中,密度大的增产出现的几率较稀播者为多。对不同播期收获的籽粒进行营养加工品质分析看出,适当推迟播期有利蛋白质及沉降值指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