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要】: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工作的关键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不仅使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其它社会矛盾。只有迅速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才能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吕梁地区是全国18 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农民增收具有特别的艰难性和曲折性,因此,探索促进吕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山西省吕梁地区的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等的新成果,仔细分析了制约吕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制度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市场发育因素等,以及当前吕梁农村经济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吕梁地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促进吕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本文认为:要促进吕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首先应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完善市场机制,加强财政支持;同时还应改善劳动人员素质,扩大外出就业,加速农村制度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为吕梁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加强扶贫工作力度,解决特困人口困难,克服吕梁地区农民增收的难点。
|
|
|
|
1 |
;吕梁地区拍卖“四荒”的七种模式[J];中国水土保持;1993年12期 |
2 |
郭图强,高国勤;吕梁地区国税系统加大滞纳金罚款处罚力度[J];税收与企业;1999年01期 |
3 |
吕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兢兢业业的理财人──记吕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主管会计贺维英[J];山西财税;2000年07期 |
4 |
李如鸿,阎彪志,韩万金;吕梁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减灾效益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5年03期 |
5 |
马兴文;山西省吕梁地区拍卖“四荒”使用权的主要做法[J];云南林业;1995年01期 |
6 |
张代忠,任玉梅;吕梁地区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J];山西财税;1997年12期 |
7 |
;吕梁地区召开打假工作会议[J];大众标准化;2003年12期 |
8 |
林兴亮;;送温暖应顾及贫困者的“面子”[J];光彩;2006年08期 |
9 |
李景亚;跨越贫困──记山西省吕梁地区邮电局局长马金生[J];邮电企业管理;1996年01期 |
10 |
陆杰华,张风雨;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增长[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
11 |
郑长德;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1998年03期 |
12 |
刘金源;财富与贫困的悖论——论英国工业化的失误及其原因[J];史学月刊;1999年01期 |
13 |
黄敬宝,莫晓红;中国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11期 |
14 |
佟玉权,龙花楼;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2期 |
15 |
;关于赴山西省吕梁地区考察延长土地承包期情况的报告[J];农业经济;1994年10期 |
16 |
梁福宝,杨勇,薛应基;身处困境力拼搏——山西省吕梁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显著提高[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5年05期 |
17 |
卫三平,朱振旭;吕梁地区仁用杏的开发前景[J];林业科技开发;1997年06期 |
18 |
武建军,刘艳峰;唇枪舌剑“辩”税收——山西省吕梁地区“国税杯”大学生辩论赛侧记[J];税收与企业;1999年08期 |
19 |
景天时;论贫困的制度诱因与制度遏制[J];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
20 |
叶普万;全球视野内的中国贫困问题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