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评价研究
【摘要】:节能减排是我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资源型城市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开发而建立起来的,并在此基础上存在和发展,资源开发产业在资源型城市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或初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节能减排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资源型城市中,煤炭资源型城市占50%以上,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节能减排对我国而言意义更加巨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在财政、政策、法律等方面全力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十一五”规划,将节能目标以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形式层层分解到各省、区、市、县及中央大企业,各地区将节能减排作为工作重点,纷纷采取各种方法措施进行节能减排。本文基于此对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节能减排评价研究。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四个方面来构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十一五”规划下达的目标任务,从中选择六个关键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从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念、特征出发,选择18个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利用2005年和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得出各个城市节能减排效果的排序变化情况,分析总结各城市采取的方法措施,为未来的节能减排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
|
|
1 |
张晶;张俊;韩丽红;;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扶植机制的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2 |
刘伟建;;促进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J];中国金融;2010年14期 |
3 |
刘秀丽,王贻臣,魏文革;发展房地产业拉动资源型城市经济快速增长[J];学术交流;2000年04期 |
4 |
齐中英,苏树林,张建军;关于资源型城市区域技术创新战略的思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
5 |
赵淑云;论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6 |
吴春莺;徐建中;;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学术交流;2006年03期 |
7 |
;编者的话[J];中国投资;2009年02期 |
8 |
王小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
9 |
张伟;;河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19期 |
10 |
任占林,李桂霞;“创新”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03期 |
11 |
余际从,李凤;国外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可供借鉴的做法经验和教训[J];中国矿业;2004年02期 |
12 |
陶晓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资源型城市阜新的可持续发展[J];辽宁经济;2009年12期 |
13 |
郭松海;山东省资源型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与对策[J];山东经济;2000年04期 |
14 |
赵秀峰;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延伸与扩展[J];世界有色金属;2001年04期 |
15 |
宋晓维,吕玉明;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
16 |
李猛,张米尔;资源型城市区域竞争优势再造研究[J];决策借鉴;2002年02期 |
17 |
邹华,徐剑;资源型城市集约化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
18 |
张刚,王学昆;困境与对策: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
19 |
王诚;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淮南市推进城市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资源.产业;2003年06期 |
20 |
陆武成;发展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1期 |
|